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当,当当还上的不一样

第170章 天天打眼上当,当当还上的不一样

地摊老板也知道不是名家,所以起初喊价并不高。

他看得出来,李老板是内行人,也是同行。

“行!那就50。”

两人谈好了价格,很快完成了交易。

可能常顺过来的时候,李老板也刚到这处摊位不久,接下来,他又买了几样纸类物品。

其中有一本民国时期的旧书,两本塑皮红宝书,一张五十年代的毕业证书。

旧书是一本历书,上面写的是民国二十年。

两本塑皮红宝书,一本“最高指示”、一本伟人诗词。

毕业证书也是奖状的样式,顶部中心位置有伟人图像,年份五十年代。

常顺在他的地摊上看了一遍,并没有购买物品。

他自己不搞收藏,花高价买这些,不如从废品收购站购买或者从拆迁区那些回收废旧的人手里购买。

两人转的方向不一样,选购的东西也不同。

跟李老板分开不久,往前又走了几处摊位,他看见之前认识的售卖奇石的杨老板今天也过来了。

他的摊位前,也有不少人在挑选石头。

这个年代,不仅仅只是古玩的行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就连奇石也是一样,包括其它各行各业。

经济形势好,所有行业都好,这也是大环境。

常顺走过去跟他打了招呼。

不过自己不玩石头,只是跟他闲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又逛了一处摊位,常顺看见了一个绿松石雕刻的小蝉,花了50块钱把它买了下来。

蝉的长度只有两公分左右,宽约一公分,年份很早,至少明朝时期。

刚买完石头,他就听见不远处一个地摊前传来了一个男人大声说话的声音:

“我要退货!你这东西是假的,值不了我之前付给你的1500块钱。”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手里正拿着一个宣德炉。

那处地摊,常顺刚才过来的时候也看过,上面摆放出来的物品,有真有假,假货居多。

摊主是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

“你懂规矩吗?你懂这一行的规矩吗?

买定离手,概不退换!

要是你捡漏赚了大钱呢,你会跟卖家分钱吗?”

地摊老板看了对方一眼,冷声道。

这话说的倒是没毛病,千百年来,这一行确实是这样的。

你不懂古玩,你可以不买,也没人强迫你买。

决定买了,就要遵守规矩,后果通常自负。

所以这就让很多刚入行的人买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天天打眼上当,当当还上的不一样!”

毕竟古玩的种类太多,形形色色的物件也太多。

“再说了,我又没设局骗你过来买我摊位上的东西,我们双方说好了的价格,你情我愿,已经钱货两清。

你之前不买,不付钱不就行了,现在拿来,我知道你对东西做了什么手脚,不只是我,你买了其他人的东西,你问问别人跟不跟你退。”

摊主又说道。

一副绝对不可能退的样子。

“你卖假货,你这跟骗人有啥区别?”

30岁左右的男人又说道。

“那些做生意摆地摊的,哪一行没有卖假货的?你知道你手里的东西真品值多少钱吗?

再说古玩,一些真正的好东西,真品谁敢卖?你不懂这一行,我劝你以后还是不要买古玩!东西我不可能退,我严重怀疑你做过手脚。”

摊主这样说,周围的人也跟着对30岁左右的男人说起了这一行的规矩,特别是旁边摆地摊的。

有人同样拿捡漏来进行说明:

你花100块钱,买了一件东西转手卖了,赚到的,会跟卖你东西的人分吗?

答案很明显。

“算我倒霉!”

30岁左右的男人觉得对方真的不可能退货,说完就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