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佛像拳头大小,只剩下了头部。
并且头部也只剩约三分之二了。
佛像破损的地方在头部一侧的眼睛、耳朵、额头处。
可能是觉得佛像残缺的厉害,所以捡到它的人,又把它扔掉了。
从佛像没有残缺的位置看,它的头部头饰螺发,排列紧密,年份至少是清朝时期。
“小伙子,你捡它干嘛,残缺的这样厉害,还有用吗?”
正看着,一名50岁左右的男人走到了他的跟前,问他道。
这人一手拿着一把锤子,一手拿着一个蛇皮袋,很显然是打算过来捡铁的。
挖机施工挖地面,多少会挖出来一些铁。
“我把它捡着当标本,当然有用了。”
常顺随口说道。
“你是考古的?”
那人又问他道。
“差不多吧!民间考古。”
常顺开着玩笑道。
说着,他把佛像也放到了塑料袋里。
“这个水管是你扔到地上的吗?还要不要,不要我可拿走了。”
没有继续“考古”的话题,50岁左右的男人看着被常顺扔到路边的水管,问他道。
“是我捡到的,你要就拿走吧!”
想到钢管比较长,面上的锈又多,往三轮车上放很不划算。
对方这样说了,送给他也无所谓。
不管怎样,都是有些人情的。
“那就谢谢了!”
对方感谢道。
说完把它拿了起来,又用锤子敲打那些锈蚀的厉害的位置。
过了不久,50岁左右的男人就离开了这里,向挖机挖土的地方走去。
刚才这人问的问题倒是挺特别的——“你是考古的?”
民间渣土堆寻宝,或许也算是考古吧,至少是考古爱好者,他这样认为。
走到土堆下面平坦的位置,常顺看见了一些罐子的残片。
残片是马口窑的,黄釉,年份是清朝时期。
这罐子,很大可能就是马师傅发现装银饰品的那个罐子。
在土层表面又找了一会儿,除了再次找到一块细瓷瓷片外,没有其它发现。
看了一下沟渠,他顺着坡面直接走了下去。
埋管道的沟渠,为了方便施工,挖机并不是把它们挖成了90度的直角。
毕竟做事的师傅们需要上上下下,太陡的话,上下施工会很不方便。
站在下面,他很快找到了古井的位置。
这是一个直径约一米六的圆形“洞口”,周围还有青色的古砖块。
看到这情况,他知道井肯定没有挖到底。
在下面找了会儿,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物品。
往挖机施工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以前挖开的沟渠看去,大概一里路远的地方,那里有工人正在施工。
那边的路面上,有吊车正在从别的货车上往下吊卸着大型的水泥排水管道。
想了想,他打算晚点再探测。
沟渠以及挖到面上的土层很多,现在完全可以在这些地方寻找一遍。
这样想着,他就顺着沟渠往挖机施工的反方向走去,边走边观察地面以及两侧的土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