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常顺发现挖机师傅也在加班干活。
把面包车停在一处相对安全、有人经常走动的位置,他背上背包,带上头灯,拿着探测器、小洋镐、铁锹等工具,向那边走去。
晚上的时间,他打算在古井附近探测。
下到沟渠,调试好机器,戴上手套,常顺直接开工了。
当机器在井口位置左右摆动时,“嘟嘟嘟嘟”的响声不断响起。
这说明里面有很多金属物品。
在这样狭小的范围内,金属物品多的情况下,很难区分大小物件。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他直接拿起了铁锹,在井口位置挖了起来。
要想挖出井里面的东西,井里的土是必须挖出去的。
刚挖几下,他就感觉难度很大。
因为每次用铁锹挖,铁锹都会挖到或是石头、或是砖块、或是瓦片、或是陶瓷片之类的物品。
甚至有时候还会挖到木头、木棍之类的东西。
这些,严重影响了挖掘的效果。
用铁锹不好挖,他就拿起小洋镐,慢慢的扒拉起来。
等把石头、碎砖块或者陶片瓦片等物品弄松散后,他才用铁锹,把土层铲到了井口之外。
没有急着用机器扫描,他打算等土层铲多了后,再集中扫荡。
挖了大概10分钟左右,在头灯的照射下,没用金属探测器,他发现了一枚“万历通宝”小平钱,以及一个小铜扣。
另外还有几块小瓷片。
小铜扣锈蚀的太厉害,常顺随便捏了下,它就碎了。
拿起金属探测器在挖起来的泥土层里探测寻找了一遍,他找到了三枚铜钱,一个碎银。
三枚铜钱,一枚“永乐通宝”,两枚“崇祯通宝”。
都是普通钱币。
碎银蚕豆大小,只有5克左右。
这样一挖一找,一刻钟的时间就过去了。
把钱币收起来,常顺继续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先用小洋镐把水井里面的混合土弄散,然后把它们用铁锹铲出古井的范围,再用探测器进行扫描。
当探测第四次铲出来的土层时,开挖机的师傅,一名年龄45岁左右的男人,停下了挖掘。
挖机停止挖掘,常顺是能够感受到的,还往那边看了一眼。
原来那师傅是下车“放水”。
“放完水”,没有走上挖机,而是直接走到了他的跟前。
“小伙子,我看你在这里挖了有一会儿时间了,这里有啥宝贝吗?”
对方过来后,问他道。
“能有啥宝贝,我看这里有一口井,就过来挖下看,碰碰运气。”
常顺随口对他说道。
“那你运气怎样?”
对方又问道。
“挖了几个小铜钱,你看我挖出来的这些土层,有很多的石头、碎砖块、瓦片等,挖着难度很大。
里面基本上没其它东西。
你要是想挖,我现在让出来,你也可以碰碰运气!”
常顺笑着对他说道。
他并非开玩笑,挖了近一个小时了,挖这些,手都挖疼了。
还好最近有时间一直在劳动,手起了茧子。
要是别人,特别是不经常劳动的人,只挖这一会儿,说不定手都可能挖起泡。
“我没时间,放心,就算真挖到了宝贝,那也是你运气好。
我看你一直拿着个扫雷的东西在这边扫着,那是啥?”
挖机师傅再次问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