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很快到了28号中秋节。
这些天,常顺主要的时间还是用在了去废品收购站挑选旧书上。
其它时间,有时候晚上以及第二天上午会去渣土场,或者购买拆迁区回收废旧的那些老板们的东西。
十来天的时间,他自己在渣土场又寻找到了一些古钱币、铜杂件,另外还弄了一些柱础放到了别墅里。
古钱币有六七斤,没有特别好的。
铜杂件里面,有一枚印章很特别。
这枚印章方形,边长约4公分,背面有一个长约3公分的纽。
印章雕刻的不是字,而是符文。
它肯定是某位道士用过的印章。
虽然特别,但也并不是很值钱的东西。
出门寻宝,都是看运气,并不是经常都能够发现窖藏或者每次都能有大的收获。
这个跟去历史建筑老房子寻宝不一样。
在拆迁区购买的比较好的物件有:
一个罐子,一个笔架、一个多宝箱以及一块民国时期的老镜子。
罐子是清朝时期的粉彩花卉四喜罐,不算大,高度约20公分,最大肚径约18公分。
笔架的材质是和田玉,看着是籽料,形状像连绵起伏的山峰。
这个不算大,长约8公分,最高高度约4公分。
多宝箱木料材质很好,是黄花梨。
看上去柜子一样的造型,由三个大小不同的抽屉以及一个双开的小柜门组成。
柜门面上嵌有螺钿,图案是“喜上枝头”。
笔架、多宝箱的年份,也是清朝时期。
民国时期的老镜子,是一面挂镜——挂在墙面上的。
这块镜子比较大,高约半米,宽约40公分。
它的边框木料很厚实,有描金工艺,图案是田园风景。
人物、花鸟、山川河流、乡村等画面分布在镜子边缘,看上去十分精美。
就在三天前,结婚照以及其它摄影照片都制作完成了。
这些,放置以及挂在了两人居住的小别墅那边。
“哥!时间过得真快!大后天你跟嫂子就要正式结婚了。”
晚上聚在旧书店附近的一处餐馆吃饭时,常静有些感触。
书店的门,常顺已经让她关了。
从明天29号开始,一直到5号,一个星期的时间,暂不营业。
中午,他跟宋芫是在丈人、丈母娘家吃的午饭。
期间过去,他取了10万元的彩礼交给了张翠芬。
这是商量好了的。
或许是生米真的煮成了熟饭,加上常顺又是那种能真心对宋芫好的人,不论是丈人还是丈母娘,现在对他已经完全认可。
并且十分满意!
晚上,聚在这边吃饭的人有:
常建芳、孙德宏、孙春荣、常建忠、常静、叶雨晴、田斌、宋芫以及常顺。
刘国明没过来,他陪他老婆王芸去了市区,看热闹去了。
据说“外滩”那边晚上有活动——大量的彩船巡游江面。
今天中秋节,上午的时候,常顺还专门购买了一些比较好的月饼拿到了书店。
“是啊!时间确实过得很快!”
他看着常静,笑了笑。
“我来这边,都五个多月了,再过四个多月又要过年了!”
三舅妈也跟着说了一句。
“谁说不是!不过阿顺跟芫芫结婚,我可是一直盼着的!”
母亲面带笑容,显得很高兴。
“除了你还有我,很快我们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姐!姐夫,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肯定更高兴,孙子或者孙女都抱上了。”
父亲刚说完,三舅笑着对他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