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春晚马上就要开始,你赶紧过来”
“来了来了”
在特地面对着电视搬好的桌子上,盛嘉乐已经穿戴好了围裙用擀面杖擀饺子皮,眼瞅着春晚马上就要开始了,赶紧把正在洗手间拖地的盛妈喊了过来,至于盛爸,不知道躲到哪里跟哪个老伙计拜年拉呱去了。
“来了来了!”
“钟苏出来了吗?”
“没有,他的节目在后面的,现在还没轮到他,他是压轴的”
“哎呦,还是压轴的呢,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他演完之后今天晚上直接赶回去吗,还是在北京呆一晚上?”
“演完直接坐飞机回青岛,估计到了家能赶上放炮的时候”
“那他也挺奔波的”
“我倒是希望他每年都能来一回这样的奔波”
“哈哈哈哈哈哈哈”
盛妈坐定后跟盛嘉乐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盛嘉乐擀饺子皮和摆饺子,盛妈和馅包饺子,两个人配合的有来有往了,一点差错都没有。
“我也忘了问你,你过年的衣服买了没有,我光看见你一双鞋的快递盒”
“买了,都买了,在上海的时候趁着有空的机会我就全都买了”
“等会儿包完饺子我把给你们买的东西也拿出来”
“还给我们买了东西呀?”
盛妈装作惊讶的表情,但是一脸喜笑颜开的表情,整个人都期待起来了呢。
“别装,你儿子哪一年不给家里带东西”
“这不是给你提供你们年轻人现在讲究的,情绪价值嘛,你这咋不知道好赖了呢”
一片欢声笑语之后,饺子终于包好了,盛嘉乐也赶紧跑回房间拿了好几个手提袋坐在沙发上,自己一下子也瘫在沙发上,让盛爸盛妈不禁感到有些好奇。
“妈妈,今年我给你买了一个包,你看看”
盛嘉乐小心翼翼的拿出了在上海跟池言澈一起逛街看中的包包,一看就不便宜,让盛妈翻过来覆过去的看,爱不释手的,自己儿子送的东西,很合她的心意。
“你看看,花这些冤枉钱干什么,你妈妈用不了这么好的包”
“你别管,买都买了,让我妈妈出去拜年的时候嘚瑟一下装装门面也行”
“挺好,挺好,以后不要买了,我的包挺多的了,都用不上,你这个包一看就很贵,都舍不得背了”
“你就背吧,就是一个包,用坏了再买”
“爸爸,这是给你的茶叶,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也想不出你缺什么,正好李家准备了一箱茶叶,正好让你过年的时候招待一下客人”
“李家送的东西肯定也是好东西,替咱们家谢谢他们了”
盛爸还没接过盛嘉乐带回来的茶叶,先让盛妈把茶叶打开了,一打开,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盛妈不懂茶叶,但是这种味道,不懂茶叶的人闻了也知道绝对是高级货。
“这个是给我姐买的香水,给我姐夫买的一条腰带,他们两口子我也不知道缺什么,就看着买了点”
“相当不错了”
“你没想着给你姐夫买一块表?”
“表?你是觉得你儿子是大款吗?一块好的手表就要十几万了,你可真为你女婿着想”
“开玩笑,开玩笑”
“你没给露露买点什么?他们两个现在有了孩子,你以后花钱的地方就别放在他们身上了,多放在露露身上,他们会更高兴”
盛妈手上还端详着儿子给他买的包,还是不忘嘱咐盛嘉乐几句“人情往来”,同样都是说教,盛妈的嘱咐在盛嘉乐这里就显得更能接受一点。
“你看看,这个今年拿的出手嘛”
“什么呀?”
看着盛嘉乐拿出了一个红色小盒子,顿感好奇的盛爸盛妈都凑了上来,想看看盛嘉乐给他的小外甥女买了什么。
“哎呦,你这多少克呀?”
看到小红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柄被红绳穿起来的金如意,盛家老两口不由得有些吃惊,这可是黄金呀,硬通货呀,可不是什么护肤品包包什么比得上的。
“你别管是多少克的,你就说能不能拿出手吧”
“你这可太能拿的出手了,最近金价又长了,这得多少钱呀”
“这你就别管了,反正给小孩的,既是一种寓意,也是给她的投资,咱家的孩子,绝对不比别人家差”
“那是,有你这么一个舅舅,差不了”
“你这今年大包小包的没少买呀,加上你之前给家里寄得一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透露透露,今年挣了多少钱,年终奖多少?”
盛嘉乐无奈地笑一声,每年的重头戏终于还是来了,每到这时候,盛爸盛妈都要趁机打听他的工资,尤其是盛妈,千方百计的想要从自己这里“敲诈”走一部分。
盛嘉乐虽然在上海已经算是立住了脚,但是自己的薪酬之类的信息,对盛爸盛妈来说一直都是一个谜。
他们知道自己儿子手里有钱,而且是那种貔貅一样的有钱,只进不出的那种,想要从盛嘉乐说里套出点钱来,必须要依靠规矩,规矩之外的方式在盛嘉乐那里,一点都行不通。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别打听,我现在能每个月都给卡里打钱,年底的时候还能保证一次性给家里上供就行了,多余的你别打听”
“我去年春节的时候给家里交了两万块钱,对吧”
“对”
“我现在转你五万,行吧”
“不少点?”
盛妈显然明白这不是盛嘉乐的钱包的极限,于是又多了一句试探。而盛爸在边上一直气定神闲的,看着不争不抢满不在乎的,实际上耳朵能听到的话,一句都没落下。
“这还少呀,你也不看看我今年的年货和礼物给你们花了多少钱了”
“就五万,多了没有,我可是在上海工作,手里一定要留点活钱的,不然没底气”
“而且我也不怕告诉你,这不是我的极限,但是我有一部分的资产在基金和定期,取不出来,这一部分你别惦记了”
“你那点钱还搞什么投资理财呀,都给妈妈吧,妈妈帮你存着”
“想都别想,在我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盛嘉乐赶紧拿出手机,给专门用来收他的工资上供的银行卡转了五万。
这张银行卡实际归属者是盛妈,是盛家的规矩。
盛家的规矩很多,在钱方面的管理更是一绝。
别家的父母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怕孩子乱花钱,大部分都是一个月转一次生活费,而盛家不同,在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就一次性把钱给足,让盛嘉乐自由安排,在学期结束之前,不准跟家里再多要一分钱,“自负盈亏”。
在这种理念下,盛嘉乐早早的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甚至还自己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和另外一份兼职来挣外快,收入十分可观,整个学生时期下来,盛嘉乐还攒了一部分钱。
至于工作之后,按照盛家的规矩,第一年前三个月的房租由家里承担,工作第一年只需要春节的时候给家里“上供”,其他时间不需要给家里交一分钱,他们管这个叫“新手保护期”。
而过了“新手保护期”之后,盛嘉乐不仅每个月要给家里交固定的工资,年底春节的时候同样要上供,这就是盛家的规矩,盛嘉婧当时是这样,盛嘉乐现在也是这样。
就算是在这样“苛刻”规矩下,盛妈还是千方百计的要把他们手里的钱拿走,就怕他们胡乱花了,毕竟,这姐弟两个花起钱来,某种程度上也挺大手大脚的。
可惜,姐弟两个学的都是财会专业,从事的都是财务这一行,在算计钱这方面,盛家老两口可玩不过他们。
在盛嘉婧结婚之前,她对这样的规矩还有些怨言,甚至一度觉得她给家里交的钱全部都花在了盛嘉乐身上,他们盛家还是偏向他弟弟的。在这样的想法下,盛嘉婧坚持在婚前自己独立买了他们家那里的一套房子,完完整整的一套房子。
原本盛嘉婧以为自己交的钱全部打了水漂,可是没想到的是,盛嘉婧跟李园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盛妈拿出了两张银行卡和一张定期存单。
两张银行卡其中的一张里面是盛嘉婧从参加工作以来给家里交的所有的钱,盛妈全部还给盛嘉婧;而另外一张银行卡,则是盛家给盛嘉婧准备的嫁妆钱,里面包含了一笔从盛嘉婧上学开始盛妈就买下来的一种教育基金。而另外一张定期存单,用的是盛嘉婧的名字,足足二十多万,也是盛妈给盛嘉婧准备的。
从那时候姐弟两个才明白,盛家老两口在钱方面给他们做了多少准备,工资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帮他们存着,两个孩子各有一个教育基金,一张二十多万的存单。
不同的是,盛嘉乐的教育基金买的比盛嘉婧要早一些,毕竟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有这个意识了,金额上面会比盛嘉婧要大一些。
那一张二十多万的定期存单,盛妈原本想在盛嘉婧买房的时候拿出来的,可是没想到盛嘉婧那么硬气独立,硬生生的自己买下了一套房子,完全没靠家里的援助,这让盛家老两口很欣慰,又很难受,难受在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苦心。
可是现在,姐弟两个都明白了他们的苦心。
在钱方面,盛家老两口,尤其是盛妈,眼光放的很长远。
所以,盛嘉乐知道盛妈千方百计的想要从自己手里多套一点钱的用意是什么,但是自己潜意识里面还是不喜欢这种控制的感觉,所以对此一直是抗拒的态度,自己能保证养活起自己就够了,至于以后买房,他老姐都有那个能耐独立买房,他相信他也能,就算是在上海,他也想咬咬牙自己挺过去。
见自己的愿想落了空,盛妈也不再纠缠,收起儿子给他们买的东西,美滋滋的回房间放了起来。
“妈妈,你今年给露露打算包多少钱的红包呀?”
“我跟你爸爸一人两千”
“那我给一千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