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映月回到座位,身旁的刘姐立马凑近,“方主任,你讲得太精彩了,看咱们厂长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方映月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透露着几分自信。
随后,大家陆续上台发言,这场会议终于圆满结束。
这时,刘姐的肚子突然“咕噜”一声叫了起来。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今早上吃得少,肚子都饿了,不过也快到饭点啦。”
“那咱们去食堂吧。”
两人便结伴往外走,到了岔路口,各自回去拿饭盒。
路上,方映月偶遇到李副厂长的侄女李薇。
擦肩而过时,李薇鼻子里轻哼一声,阴阳怪气嘟囔着,“哼,大学生有啥了不起的。”说罢,腰肢一扭,趾高气扬地走了。
方映月只当没听见,拿了饭盒就往食堂走去。进了食堂,方映月很快打好饭菜,找了空位便坐下。
不一会儿,刘姐也拿着饭盒过来了。
李薇与一群小姐妹坐在不远处,边吃边聊天,时不时抬眼望向方映月这边。
方映月察觉到有目光,一抬头,她们瞬间像做贼心虚那样,赶忙低下头扒拉饭菜。
刘姐顺着方映月目光看去,一下明白过来。
“肯定是李薇在说你坏话呢。你没来时,李薇可是厂花,天天得意得很,你一来,这‘厂花’就落到你头上,她气了好些天呐。”
方映月无奈摇了摇头,”我结婚了。”
“方主任,你不是才大学毕业嘛,咋就结婚了?”
“一毕业就结了。”
刘姐好奇心起,追问道:“咋从没见你丈夫来接你呀?”
“他是军人,不在这边,很少有时间回来。”
刘姐嚼着饭,点头道:“哦哦,那两地分居,是挺不容易的。”
方映月听了刘姐的话,默默低头继续吃饭,心里嘀咕着,“是啊,两地分居,确实不容易。”
江清舟对她非常好,每月准时把钱和票寄回来,对她的关心从不会因为距离的问题而减少。
江清舟大她五岁,在方映月眼中,他比哥哥更可靠,从小就护着她,满满安全感。
还记的新婚那一日,江清舟将一个存折递到她手中。
起初她并未多想,当打开存折那一刻,并看到上面的数字,被吓了一跳,有着六千多的存款。
在这个物质不算充裕、大家还在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而且除了这笔巨款,粮票、布票等生活必需的票据,也被他整理出来,放在一旁。
再看那些象征着新生活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一件不落,全都准备好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寓意吉祥、数额为888元的聘礼。在当时普遍聘礼百八十元的情况下,显得更加大方,看出江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
这些聘礼中,有件礼物让她忘不掉。
那是一块女士梅花手表,表带闪烁着柔和的金属光泽,表盘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