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映月和夏明琳早早出门,先去拿定制的烙印章。
拿到那枚承载着公司标识的烙印章,方映月心中满是期待。
随后,两人一同去往林工那里。
他们准备统计一下参与制作的人数,这关系到公司初期生产规模的规划。经过仔细统计,发现稻花村加上稻香村,精通木工的一共有23人。
由于制作材料都取自本地山上,无需计算耗材费用,这让方映月十分欣喜,成本的可控为创业之路减轻了不少负担。
林工将亲自教授他们如何制作,并且每件成品都要经过严格检验才能交付。
毕竟大家都没接触过这种新玩意儿,所以都在认真学习。
九月份,学校正式开学。
家属院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告别了悠闲的暑假,开启了规律的早起上学模式。
大部分孩子都对上学充满热情,他们背着书包,欢声笑语地走进学校。不过也有一两个孩子因为暑假玩得太野,对上学有些抵触。
方映月在林工那里取了几个木轮子回来,打算找个时间前往橡胶厂给木轮子套上橡胶轮胎套,看看是否合适。
回家途中,方映月顺道去找谢秀英。这几天她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因为谢秀英是妇女主任,觉得有必要跟她商讨一番。
到那儿时,看到徐佳佳正带着两个孩子在楼下玩耍。
穗穗和年年一看到是方映月,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两只欢快的小鹿般立马跑到她跟前。
“方姨姨,是来找我们玩吗?”他们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好久没见到穗穗和年年啦,有点想你们哦。那穗穗、年年在玩什么呀?”
“我们在搭房子呢。”
方映月放眼望去,只见地上有一个用石头堆起来的方块。
“穗穗、年年好棒呀!房子搭得真不错,继续去搭吧。”
方映月和徐佳佳打了招呼,“徐同志,谢婶在家吗?”
“这会儿不在,不过应该很快就回来。”
“那行,我在这儿等一会儿。”说罢,她找了个阴凉处的石凳坐下休息。
过了十分钟左右,谢秀英回来了。
“妈,方同志来找您了。”
谢秀英左右看了看,“她回去了?”
“没呢,她在那边阴凉处歇着。”
这时,谢秀英才看到方映月,“映月呀,找婶有啥事吗?”
“婶,我们上去说。”
谢秀英心里明白她要说的事可能不宜让太多人知道,“天气热,上婶家喝口水去。”
方映月坐下后,吹着风扇,衣服已被汗水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