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航,你要科考了吗?”杜雪吟很是担忧,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嫉恶如仇,宁折不弯,潇洒肆意惯了,若是让他接受官场那些弯弯绕绕九曲回肠的事情,他是定然不能的。
萧之航没有说话,却听得旁边传来一个声音:“我觉得爹要是不去,将来总有一日会后悔。”
萧之航和杜雪吟望去,看到萧风从门梁后面冒了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刚刚那两位就是我在客栈看到的京官大人,我就偷听了几句。我知道爹不想掺和官场的脏水,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将来总有一天爹会因为没有做官而后悔。”
萧之航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雪吟你带小风去休息吧,我今天睡在书房,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此时,傅恒和福伦正在讨论萧之航一家,萧之航风流潇洒,杜雪吟温柔可人,长子萧风能文能武,长女萧云活泼可爱。尤其是萧云,让家里有两个皮猴子的福伦十分羡慕有女儿的萧之航。
他们也没想过能够把萧之航劝成功,毕竟他身上江湖侠气太重,可是有玛钰这样丢人现眼的镶黄子弟,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江湖中人,尤其是看到萧风年纪小小便文武双全甚至对国家大事都能有所涉及的样子,见识过京中一些比玛璜还扶不上墙的废物纨绔的福伦和傅恒愈加佩服萧之航。
“其实他也不一定要做官,可以在做夫子。这样不仅自由,还能教出更多的人才。”傅恒说道,“不如我们再上一道折子汇报这个情况,顺便多留几日,多和萧家交流交流。”
“我看你是想多和那个风小子交流交流吧。”福伦毫不客气地戳穿了多年好友的心思,“咱们总不能都待在这,皇上还要管苗疆的事情呢。”
“可惜可惜啊,我看你也舍不得那个小团子吧。有闺女真好啊。”傅恒感叹道,“要不你走,我留下,咱们总要留一个等皇上的批复吧。”
“要走你走,我不走,我还要向萧大侠讨论怎么教孩子呢!”福伦开始耍无赖。
此时两个未来大清的股肱之臣仍然有着争强好胜不服输甚至有些幼稚的少年意气,便靠打赌萧之航明天来不来找他们。最后是打赌萧之航会来的福伦赢了,傅恒离开的时候万分不舍。最后经过多次商量,萧之航决定参加科考,有功名在身总比白身要好,不过福伦和乾隆也能够理解萧之航作为江湖人不愿入官场,便许了等他考取功名之后做杭州府的儒学教授,这个官虽小但是不可或缺,既可以让萧之航教导出更多青年才俊,也有足够大的空间好操作,最关键,也不用在仕途中汲汲营营。
萧之航从秀才开始考,两年后便得了文举和武举的头名,杭州府百姓都以为萧大侠要继续去考进士,没想到他居然放弃考试转而做了杭州府的儒学教授。敬佩的萧大侠成了教书育人的先生,一时间,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天喜地,无数年轻人都成为了萧之航的学生,萧之航也确实教育出了无数不输福家儿子的青年。这些都是后话了。
-----------我是一条分割线----------------
乾隆凭着之前的记忆,很快就决定了派去苗疆平乱的人手,处理起政务也愈发得心应手,随着政事一件件处理完成,乾隆发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只有人祸能够减轻或者避免,而天灾不可以,有的事情即使努力了,也仍然会发生。也就是说,就算乾隆将夏雨荷接进宫,也无法避免夏雨荷会在紫薇18岁撒手人寰;就算乾隆派所有太医调理孝贤皇后的身体,孝贤皇后依然会因为郁结于心离开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的乾隆更加重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他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去珍惜自己会无限怀念的人。珍惜现在的同时,乾隆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愈加确认自己的孩子们总有一天都会回到自己身边。乾隆对于娴妃和愉妃心情极为复杂,他能够接受当初继后那拉氏的“忠言逆耳”,但是始终无法好整以暇地面对那个逼走了自己最爱的女儿最看重的儿子的愉妃。
时间来到了壬戌年八月初二,孝贤皇后早早就准备好了太医和稳婆,紫薇在亲生父母和孝贤皇后的期盼下来到了这个世界。乾隆抱着紫薇,思绪纷飞,这一次紫薇是一出生就上了玉碟的格格,是名正言顺的格格,若是她能和尔康再续前缘,老佛爷也定然不会用身份来卡他们的姻缘;自己也没有辜负夏雨荷,没有让她满心怨恨地苦等;若是小燕子来,自己该用什么理由将她认作义女呢?
夏雨荷虽然生产顺利,但是仍然用尽了力气,抱了抱紫薇之后就昏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