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了,春播的时候就停了,你瞧我气色可好?我觉得身上有劲了,晚上睡觉也香了。”章小麦笑完摸摸脸才回答,“你家父子俩怕不是担心你生了娃还吃不了红薯吧?”
“吃倒是能吃,就是不能闻那个味......”梁文元也笑,仔细看了眼章小麦的脸色,“瞧着你比冬天时白了些,眼睛亮亮的,有精神了。”
“对!我也这么说,她不信,非说我俩天天在一起,看不出来变化。”陶花也笑,看向章小麦,话题岔过去了,拐不回来了,“怎么样?没说错吧?”
“那就好!有个精神气,也是好兆头。”章小麦很高兴,她以为她是五个人喝药最久的那个,担心身体没有任何起色,真真浪费银子和时间呢!更不用提什么怀孕生孩子了......
“你们最近见过何莲叶吗?”梁文元也喝完了水,声音平平。
“没有,她几个嫂子倒是经常出门,一张嘴就是何莲叶的不是...... 我听过几耳朵,可来来回回都是那些车轱辘话,我也不耐烦,索性就不听了。”章小麦说道,
“她从去年入冬到现在,就跟长在家里似的,根本不出门!完全见不到人......”陶花补充道。
“我听我公爹说,老春婶最近很不满何莲叶......该不会挨打吧?”梁文元摸了下肚子,她对老春婶的人品印象极差,对他们一家人也没什么好印象了。
“不、不至于吧?”章小麦一愣,“这村里我还觉得挺好的,咱们来了有半年了吧?没听说哪个男人打婆娘啊?”
“可她根本不出门,咱们哪有机会见到她问问她呢?”陶花道,“也不知道咋想的......就算挨了打,她忍着不说,咱们谁知道?”
“算了不说她了!文元姐,你啥时候去县城医馆?咱俩做个伴行吗?”陶花又看向梁文元,“咱们两家借村长家的牛车去。”
“行,那就忙活完春播,估摸着能有几天休息,早点把个脉我也踏实了,正好也去县城的布坊买点细布,给孩子做衣裳,你要买吗?”估计医馆里大夫已经把自己忘了吧?
“要的,跟我婆婆说好了,要去买点。”陶花点点头,又看了看梁文元。
于是趁着完成春播后空闲的几天,陶花与丈夫,梁文元与杨平顺一起前往县城医馆,大夫把了把脉,嘱咐了几句,两家人喜气洋洋得从医馆出来,陶花特意多了看眼梁文元,原来真正拔得头筹的人在这里,埋藏的够深的!
如果这胎,她们俩都生儿子,也就罢了;若是梁文元生儿子,她生女儿,陶花不知道自己是该笑还是该哭?
她无法做到不想这么多......婆家对自己还不错,她很想一举得男站稳脚跟。
接着两家直奔布坊,买买买无疑是开心的,直到回到家,梁文元甚至还想哼哼曲子,“爹,顺子!想吃点什么?炒面条行吗?用点土豆丝炒。”
“哎好!做吧!”杨二田回屋里洗漱了一番,才坐到了桌子前,儿媳怀孕后,嗅觉敏感,杨二田养成了进门先洗干净,换身衣裳的习惯。马上就要夏天,天一热胃口更不好了,他可不想梁文元吐得一塌糊涂一口都吃不下去。
“咋样?大夫咋说啊?”杨二田捞起筷子,看向儿子问道。
“挺好,大夫说脉象很好,让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杨平顺塞嘴里一筷子面条,才开口,梁文元一冬天养的不错,大夫还夸了几句呢!
“咸吗?要不要来点醋?”梁文元端了盘凉拌野菜坐下,端碗吃了起来,“买了两根大骨头,今晚上熬汤,明天用骨汤蒸饭吃吧。”
“铁壶家的那个,咋说?也挺好?”杨二田点点头,朝儿媳说道:“大骨头不贵,就是费点柴火,我听人家说,骨头汤很补......”
“好歹是荤腥,哪里能不补?”梁文元吃了口面条,“够咸了是吧?”又道,“陶花也挺好的,比我小一个月吧,大夫说她需要养一养,刚停药不久怀了身孕,身子骨还是弱些。”
“嗯!铁壶家也好几年没好消息了,这下子可是乐坏了......”杨二田笑呵呵得说道,“不能太咸了,不然喝太多水,光出汗人就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