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田直点头,“你铁婶子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孙女啊!袁棉花家不错,虽说就两个儿子,可小袁村的村长管得好,村子里很团结!这杨老三也能拿得住事!他家大闺女往后不用受罪了!”
“阿爷说的是!三叔都没跟陶花婶废话,把亲事板上钉钉后,才把陶花婶放出来,说她要是敢毁了这门亲事,两条腿就别要了!”六妹补充道。
梁文元弄明白了始末,对陶花只认银子的行为,厌恶极了!这时候突然心疼那块花布,给小月做裙子多好!
“知道她打着不好主意,可没想到要把闺女推进火坑!”梁文元气哼哼得,她是真的心疼那块花布。
“可不是,我上回去买鱼,还听说老村长快不行了吧?这九个儿子琢磨着怎么分家,怎么从老爹那里多拿点呢!”东子抱着高兴得不停蹬腿的小月也坐了过来。
东子用了力气,稳稳抱住闺女后,才抬头继续说道,“他们家,曾经还打跑过两个媳妇!”
“真的啊?”杨二田停了逗小月的弹舌,想他消息够灵通了,居然错过了这样的消息!
“可不是!不过太久了,说起码有十几年了吧?村子里都快忘了,这不最小的儿子该说媳妇了,有人就又想起来了!”东子抬手悠了两下小月,小月更高兴了,咯咯笑个不停。
东子也笑,“往后我可要给我的小月仔细盯着,不说穿金戴银,起码也得是袁棉花这样的人家!”
“那正好!袁棉花的大孙子刚两岁吧?跟咱小月配得上!”杨二田轻轻拉着小月的两个小手,左右轻轻挥舞。
“阿爷!那哪行!”东子收拢手臂,立马把小月抱在怀里,“我这么好的闺女……”
杨二田直接乐出了声,梁文元跟六妹也乐,小月看了一圈,也跟着咯咯笑着……杨平顺一进来就是一屋子笑个不停的场面,一头雾水,“怎么了?”
“没事!陶花刚来送信,下个月初一她闺女婆家要下聘礼了!”梁文元笑着解释了下。
“哦!咱们又该随份子吃席了啊!”杨平顺点点头,又想到了大海,这小子到底咋回事?
“可不是,一眨眼这么多年了!咱大海也快点讨媳妇吧!我记得陶花那大闺女比咱大海还小几个月吧?”杨二田接过小月抱着,让东子歇会。
“芳儿,你哥到底咋回事?”杨平顺叫来闺女问道。
“我哥?咋了?”胖芳疑惑,“哦,你是说比武时他被打趴下啊!是这么回事,巧莺姐姐看我哥赢了几场比武,她就向我哥下了战书,然后两人就打了起来,结果我哥输了呗!”
“我总觉得大海怪怪的!”杨平顺一脸沉思,“没发生其他啥事了?”
“没有!我们在府城啥都很顺利,我们几个除了去书铺,就是找馆子,再就是逛街……能发生什么事?”胖芳看了看疑惑不解的爹,“爹,我哥就是面子上过不去,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输了他脸上挂不住了呗!何况打败他的还是巧莺姐姐!”
“巧莺怎么了?”梁文元插了句。
“我哥一直看不上巧莺姐姐,说人家是花拳绣腿,草包功夫,只能看不能用!”胖芳噘噘嘴,“要我说,我哥真傻……得罪了巧莺姐姐,他却不以为意,这下好了吧?”
杨平顺只觉得堵心,既然不是看上了栗巧莺,那为什么不能提?大海到底在脸红什么?
可节气不等人,很快全家都忙活插秧了,今年的六亩水田,杨家全部种了稻米。几天后忙活完插秧,东子推着几百斤稻米去磨坊舂稻米;梁文元忙着缝补衣裳,顺便给小月做裙子;杨平顺本想抓着大海好好问一问,但大海脚底抹油,假期一完立马就溜了……
得福琢磨了几天的书本,终于找到机会,连忙让东子带着上山,他要大显身手,挣回来六两银子!
得禄跟胖芳坚持每天写三百个字,想要练好字,抄书挣银子!
双胞胎难得这么乖巧,杨平顺松口气,对梁文元说:“这见世面确实好,咱们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他们出门走一趟,瞧瞧!两小子多乖!”
梁文元好笑,终于不再嫌弃双胞胎了啊!
“大海他娘,还有红糖吗?蒸锅糖包吧?”杨二田坐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长烟杆。
“这不年不节的,蒸什么糖包啊?”杨平顺不解。
“我瞧小芳瘦得厉害,她不是喜欢吃糖包吗?”杨二田叹口气说道,“咱小芳都白胖多少年了,这去趟府城就瘦下来了,往后啊,这府城少去!”
杨平顺:……
扭头看向梁文元,拖长声音,阴阳怪气说道,“听到没?咱们小芳瘦得厉害,蒸锅糖包!”
“哎好!那就蒸一屉吧!”梁文元被逗笑。
“爹,别这么偏心,四个孩子都去了府城,你瞧瞧你,就关心小芳!”杨平顺真是无语至极。
“咋?老头子偏心小芳?”杨二田不相信,四个孩子,哪个都是他的心头肉,偏心小芳?胡说八道!
“嗯,你不偏心!”杨平顺叹气,算了,他对儿子们好点吧,不能再嫌弃双胞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