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巧莺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她举双手双脚赞成。
但大海还是有些不满,“还有!”
栗巧莺一愣,还有什么?
“你得记得想我……”大海有些脸红,但还是说出了口。
栗巧莺眨眨眼,“我想啊,不想你我想谁啊?”
大海有些惊讶,“是吗?你怎么想的?说来我听听?”
“想你走到哪了?路过哪个山头,趟过那条河了?是不是遇到贼寇了?打的怎么样?使用了什么招数?攻击了对方哪里?最后赢了吗?”
栗巧莺说的头头是道。
大海:……
罢了!他放弃了。
有些人就不适合谈情说爱!
隔天,大海背着一包袱衣物,又独自离开了。
杨家上下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连最舍不得的杨二田都笑眯眯地跟大海摆手送别了。
“娘,改天你卖茶叶蛋的时候,叫上我吧!我也去想去看看小芳。”栗巧莺转头就跟梁文元说道。
“怎么突然想起来看她了?”梁文元一愣。
“娘,我跟你说……”栗巧莺如此这般得跟梁文元说了一遍。
梁文元听得一愣一愣得,啥意思?这大海往外跑还不够?这连儿媳妇带闺女也要出去?
“娘,我不往远处走,就在府城走走,娘!出去才能长长见识啊,我练了这么多年的武,不出几趟门,真的很可惜啊!”栗巧莺见婆婆发愣,也不说话,有些着急。
“你爹娘知道吗?”梁文元终于回了神。
“还不知道呢,我爹娘不同意我去走镖,没辙,只能出此下策了。”栗巧莺有些泄气,她早就该想到的,哪有婆婆喜欢儿媳天天出门在外,抛头露面的?
“大海跟你说,他能找到女东家的商队?”梁文元很是稀奇。
居然还有全是女人的商队?
真的是她见识浅薄了吗?
“顺子媳妇啊,你有所不知了吧?这西域那边啊,男女一样,都能当家,只要你能服众,能拿得住事情,就能当掌柜,当东家!”秦先生从外面走进灶房,“给我倒碗水喝,牵了牛回来,它喝饱了,我渴了。”
“给,先生。”梁文元这下子来了兴趣,“先生,你仔细讲讲,这女人走商队,方便吗?万一遇到啥土匪打劫的,咋整?”
“你担心的很对,也就是现在朝廷兵强马壮,咱们这里田地多,人们不缺衣少食,官道又修整好了,所以女子商队才能走起来,当然,她们队伍里也有好身手的练家子,遇到事情了也能独当一面。”
秦先生捋着胡子笑道,“这要是搁二十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逃荒的一路上也不太平吧?”
“倒是没遇到什么打劫的事情,就是官差总克扣粮食,琢磨着从灾民身上搜刮点值钱的东西。”梁文元仔细回想了下,“确实没遇到打劫的。”
“那是因为你们有官差护送,这打劫的再厉害,也怕官府的人啊!万一出兵剿匪,他们是一个都跑不了啊!”秦先生说道,“我瞧巧莺身手不错,若是能出去,就让她出去走走吧。”
“府城也不远,从咱杨家村走三天,也就到了,周围的县走一走,不出十天,就能回趟家,怎么着也很方便了。”
“先生说的是!我不往远处走,就走走就近的几个县,这样那边有什么稀罕玩意,都能带回咱桃源县啊!”栗巧莺连连点头。
家里有个读书认字的先生真好,真开明!
杨平顺也听到了动静,眼睛直发亮,“大海媳妇啊,你去府城,记得问问甜瓜啊、蜜瓜啊、香瓜种子,总之就是各类好吃的瓜种子,给家里带回来!咱都种着试试。”
“没问题,爹!包在我身上!”栗巧莺直接乐开了花。
“说啥呢?这么高兴?”六妹抱着小光进了灶房,“做午饭吧?”
“大嫂,再说去府城走商队呢,大海说府城有女子商队,我到时候去应征试试!”
“啥?真的啊?”六妹愣了下,连忙道,“栗巧莺,到时候能不让我哥带着满仓也去看看呢?”
“大嫂,这是……”
“你们不知道,我爹跟我哥啊,会打的家具就那么几样,这么些年呢,翻来覆去也没什么新花样,他俩担心再这么下去,就没人找他们做木匠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