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回答说“听师父说起过,大师兄您学成了“百鸟朝凤”枪法,号称“北地枪王”,还有二师兄叫张任也学成一身好武艺,在西川刘季玉部下为官。小弟我姓赵,名云,字子龙,乃真定常山人氏。除了会“百鸟朝凤”枪之外,吾把“落马金钱”枪法与之融合,胡乱编成一套“七探盘蛇枪”。至于与张飞将军如何相识,那说来话就长了”。
他把与刘关张兄弟同助公孙瓒,公孙瓒又派他带兵与刘关张同救徐州的事说一遍,然后又说因病在徐州调养,所以没有回北平公孙瓒处。病好之后一直跟随刘关张,他们三人以兄弟待我,张飞还直接呼我为四弟,还奉张三哥之命在暗中帮助师兄。而翼德与我们也有渊源,他是师父好友王越老剑客的记名弟子。
由于叙及渊源,大家无形中关系拉近了许多。由于言语投机,张绣便邀请大家便去校场切磋一下武艺,也是以武交友的意思,于是几人来到校场比试,张飞与赵云各有所长;张绣差二人许多,不过胡车儿也能在张、赵的手下走上四五十合。
众人见张飞身边紧跟一个白面书生,赵云由于与桃园三杰分开很久了,所以他也不知是谁,当下他便门了张飞,见众人相问,夏侯涓主动说自己是张飞的妻子,她不失机的叫众人称她为三嫂,女人有时候说话处事比男人圆滑得多,在经过张飞夫妻的热情感召下,张绣决定带领胡车儿及整个南阳归顺刘备。
次日,张绣见了贾诩,把决定归顺刘备的想法说了一遍,贾诩当然赞成,于是请张飞来到大堂,他把张飞引见给部下将佐,并表示从今以后归顺到新领车骑将军、蜀侯刘皇叔的帐下。
张飞拿岀天子的诏书,因为旨意上写有赐与刘备开府治事,帐下文武有自行委任之权字样,代刘备委任张绣为镇南将军,暂领南阳太守,封都亭侯。胡车儿封忠义校尉。并命与贾诩,赵云,太史慈等人坚守南阳。
张飞收取南阳之后,夫妻带着二十八燕将回到了小沛,他把委任张绣的事给玄德说了一遍,刘备立刻下达了正式文书,传达了对张绣的正式任命。
回到住处,看着娇小玲珑,英气妩媚的妻子,张飞不由分说,把她拉紧怀里,好一阵温存。夏侯涓也紧紧的贴在夫君的胸前。
再说曹操见了张绣的回书。心中勃然大怒,可是也毫无办法,官渡前线战事绷紧,徐州也是志在必得,不可能再起南阳战事,干脆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对张绣不管不问,随他自便。
张绣搁下不提,可是还要安抚刘表。程昱建议派一文士去招抚他,因为刘表以文人自居,只有文人去才有共同的语言,荀攸保举叫孔融去。孔融又推荐祢衡伴君左右,并作文章上表奏明皇帝。皇帝阅后,递与曹操,操令人召祢衡来见,礼毕,操不命坐。祢衡仰天叹曰“天地虽阔,为何没有一个有能为的人啊”!
曹操曰“吾部下有数十人,都是文韬武略,德才兼备的英雄豪杰,何谓无人”?
祢衡问都有些什么人?操曰“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四人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亦有不及。许褚,李典,乐进,于禁等人勇不可挡,吕虔,满宠为从事,蔡阳,路昭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人间福将。何谓无人”?
祢衡却笑道“荀彧吊丧问疾,荀攸看坟守墓,程昱闭户关门,郭嘉白词念赋,于禁击鼓鸣金,许褚放马牧牛,乐进读壮取招,李典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饮酒食糟,于禁负版筑墙,徐公明屠猪杀狗,夏侯惇号完体将军,曹子孝要钱太守,其余者都是酒囊饭袋”,曹操怒曰“汝有何能”?
衡曰:“天文地理,无有不通,三教九流,无有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配德于孔、颜。岂能与俗子共语乎”?于禁在旁,怒欲拔剑而斩之,操“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贺宴享,可令祢衡充此职也”。祢衡也不推辞,答应着就岀去了,于禁等人道“衡言语不逊,为什么不能杀了他呢”?曹操回答说“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若杀之,天下人必笑说我不能容物,彼自认为了不起,所以让他担任鼓吏柬羞辱他”。
来日,曹操在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衡穿着旧衣而岀来,有旧鼓吏曰“挝鼓必穿新衣”,衡不言。乃上堂击鼓曰“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之声,众客听之,莫之感慨浴涕。左右斥曰“何不更衣”?祢衡乃脱衣裸体而立,以示清白。
孔融见祢衡故意激怒曹操,怕他遭殃,忙从容对曹操而言曰“祢衡罪同胥靡,不足发明王之怒”。操曰“吾令汝往荆州为使,若能说服刘表来投,马上任用你为公卿”。衡不肯去,曹操当下将三匹马,令两个从人扶挟着他往荆州而去,却教手下文武于东门外以酒送之。
荀彧对众人说“等会祢衡过来,大家不可起身相迎”。祢衡却故意用言语讥讽百官。后到了荆州,见了刘景升,明面上颂德,实际上讥讽刘表。刘表不高兴,派他到江夏去见黄祖。有人对刘说,祢衡戏弄主公,何不杀了他?刘表对人说“他多次辱曹操,操没有杀他就是怕担一个不能容人之名,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当然也不能杀他,是让曹操知道吾也有见识。于是让他去见黄祖,看他能不能躲过一劫,最终祢衡故意激怒黄祖,被杀于江夏。
曹操见刘表没有投顺,想起兵讨伐,荀彧谏曰“现在与袁绍正在相峙,刘备也没有平定,若再起兵荆州,是舍心腹而顾手足也,望明公先平袁绍,刘备之后,再徐徐图之”。曹操听从了荀彧的话。
董承自从刘备出征以后,与王子服等人多次商议,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在建安五年新春,见曹操骄横大盛,乃心忧成疾。帝知国舅患病,乃差太医吉平去看,吉平是洛阳人,姓吉名太,字新平,故人呼为吉平,是宫内名医。他遵旨意往国舅府与董承治病,经常发现董承长吁短叹,但没有过问原因。
后来终于被他发觉了一切秘密,并知道了衣带诏的事情,当下董承大惊,但吉平虽然只是一个医生,却有忠心报国之念。他也向董承咬断一指发誓,不得不去曹操面前揭发他,反而愿意他他共谋讨贼。他见董承拿出衣带诏和义状后,也在义状上签下了太医吉平字样。董承对他说,现在刘备东去,马腾西归,因此无计可施,才忧患成疾。吉平却说:“不需要你们用心,曹操的生死早已掌握在吾的手里”,董承忙问其故。
吉平说“曹操患有头疯之疾,痛入骨髓,只要一发作之时,便召我去医治,如他病发召我在看上时,兄须一付毒药,便可要操贼性命,岂不比刀兵相见容易得多乎”?董承听后,连忙向他长揖而拜曰“若果真如此,救汉朝社稷者,就只能依靠你了”。吉平答应,告别而去,董承心下喜,要知董承吉平行事如何,下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