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议论之时,张飞忽然进来,他先向刘备一抱拳“见过兄长”。然后又向诸葛亮一点头,“孔明先生,和刘琦公子好”。三人答礼以毕,张飞问起他们议论什么,刘备把三人商议的事情说了一遍。刘琦也叫他一声三叔,您看这事该怎么办?
翼德曰“江东孙仲谋很快会差人以为刘荆州吊丧为名,来江夏探听情况,而来使必是鲁肃。因为只有他是主张抗曹之人,到时只要孔明先生随他东下便行,因为碧眼小儿承父兄之业,统领江东大片土地,他必不甘受制于曹操之下,先生过江申明我们的抗曹决心,有鲁肃和一班开国老将,特别是大都督周瑜更是不会轻易认输之人。此行定能圆满成功。
隔了几日,果然士兵来报说“孙权派参军鲁肃鲁大人来与刘荆州吊丧,船已经靠岸了。孔朋看了张飞一眼,会意一笑曰“果不出翼德所料,如今大事济也”。他对刘琦问道“当年孙策亡时,襄阳派人去吊丧吗”?刘琦说“没有!孙家与荆州有杀父之,不会行庆吊之礼的”。孔明说鲁肃此来并不是真的吊丧,而是为刺探军情而来。
张飞对刘备说“等下鲁肃来时,他会问起曹操的动静,兄长只推不知;他如再三问时,兄长叫他只问诸葛亮便可”!三人会议已定,马上差人迎接鲁肃。肃入城吊丧,刘琦令人收下了礼物。他请鲁肃与玄德相见,礼毕,邀入后堂饮酒。鲁肃对刘备说“久闻皇叔之大名,都无缘拜会,今日得以相见,实为钦慰。近来听说曹操与皇叔会战,想必知道些曹军的虚实,敢问一下,曹操的人马有多少”?
玄德说道“我们兵少将寡,一听说曹兵来了,马上就走,所以不知道他的虚实”。鲁肃说“听说皇叔用孔明之谋,两场大火把曹兵烧得魂飞魄散,为何推说不知”?刘备说“此事除非去问孔明,否则不会知道情况的”。鲁肃问道“那么孔明现在哪里?能不能请他一见”。刘备回言“可以”。他马上令人去请孔明。
孔明来见过鲁肃,互通过名姓之后,自然免不了一阵嘴上交锋,最终鲁肃略输半筹,他诚心相邀孔明过江去拜见孙权,商讨联盟破曹大计。刘备却又出来打岔,说自己离不开军师,诸葛亮向他再三请命,刘备才勉强答应他与鲁肃一同乘船去江东拜会孙权。
鲁肃告别了刘备、刘琦,与孔明一道登船,往柴桑而来。途中两个人在船舱中共同商议,鲁肃对孔明说“先生见了我家主公,千万别说起曹操兵多将广之事”。
孔明说“我自己知道,不须要子敬兄提醒,不多时船已到柴桑,傍岸停泊。二人下船上岸,鲁肃先把孔明安置在馆驿安歇,自己去见孙权。孙权此时正在大厅与众文武商议御曹大事,他听说鲁肃已经从江夏回来,连忙叫人快请他进来。
鲁肃拜见了孙权。孙权问他说“子敬前往江夏,可探访到虚实怎样”?鲁肃回答说,“启上将军,我已打探清楚了一切情况,等下会对你说明一切。
孙权将曹操的檄文递与鲁肃说“曹操前日派人传来檄文,孤先打发了使者,现在召集众卿商议,但还没有确定下来。鲁肃接文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表殒命,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现在统带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孙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望将军见孤手扎,早做准备,若迁迟时日,后果难料,将军切勿以观望视之,若遵孤意,早速回音。
当下鲁肃看吧,他问孙权,“主公意下如何”?权曰“尚无定论”。当时五官中郎将张昭出班对孙权说“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的名义讨伐四方,若抗拒他便是不顺。并且主公所倚仗抗曹,不过是长江天险,现在他占领了荆襄,已经与江东共有了长江之险。我们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以我之意,不如纳降,方能保江东无虞。这才是万全之策。众谋士齐说“张大人所见不差”。
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说道“主公不必迟疑,如果投曹丞相,则东吴民安,江东六郡可保无事”。孙权还是低头不语,不多时,孙权起身更衣,鲁肃跟在他的身后,孙权知道鲁肃的意思,他问鲁肃意下如何?
鲁肃对他说“刚才众人所言,不是为你,而是误你。任何人都可投曹操,将军你切不可投”。权曰“何也”?鲁肃回答说“众人投降之后,以他们的能力,能够保住自家的财富,并且能够继续为官;将军你一旦放弃兵权,归顺曹操之后,你不但不能再执掌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县,也许身家性命都没有保障,刘琮投降便是先例。如果刘琮不听他人之言,率荆襄之众抵抗曹操,最多是死,但死得其所,可是这样投降后身死,却是死得窝囊。不过这是主公你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你自己考虑”。
孙权说子敬你的看法跟我想的差不多,你就是上天恩赐与我的贤才,诸人之议大失孤望。但是曹操早收青州之兵,得了四州袁绍之众,最近呢又得了荆州人马,我是担心势大难敌,最终怕玉石俱焚。肃曰“吾至江夏,引诸葛瑾参军之弟诸葛亮来此,主公可召他来一问,便知虚实”。孙权又问莫非就是卧龙先生吗?鲁肃说正是孔明。他正在馆驿休息,
孙权说“今天天时已晚,明天早上你引他来先见帐下诸多文武,然后再升堂议事”,鲁肃答应而出。
第二天,鲁肃来驿馆邀孔明去见孙权,他又交代孔明千万不要对孙权提说曹操兵多将广之事,孔明说我知道了。吾会随机应变,绝不误足下,鲁肃先把他引到大厅幕下,只见江东一二十俊杰早在那里等候了。
当时大家互通了姓名,一场记于史册的嘴仗拉开了帷幕。张昭首先发言,他对孔明说,我听说先生你高卧隆中之时,自比管仲,乐毅,不知是真的吗?孔明点头说有这回事。张昭立刻发起攻击,他说,刘皇叔三顾茅庐请你出山,自诩如鱼得水,意欲席卷荆襄,可是现在荆襄已落入曹操之手,先生有何主见?孔明回答说,我若要取汉上之地,易如翻掌,只因我主大仁大义,不想夺同宗基业;刘琮年幼无知,妄信蔡瑁等人佞言,暗自投降,才让曹操如此猖獗,现在我家主公屯兵江夏,他的意图也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张昭站起身来,在堂下边踱步边说,孔明先生此言差矣!你自比管、乐。殊不知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而乐毅力扶弱燕,连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他们都有经世之才,而刘豫州没得先生之前,也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自从得先生之后,却是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所以刘豫州自从得了先生,却反不如前,请问管仲乐毅是真的是这样吗?
孔明听的微微一笑说,张昭大人听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在隆中若遇见病重垂危之人,先是让他服下有营养的食物,待他身体有所恢复后,再以猛药攻之,所以他的病很快就得到了遏制,好得也很快。同样的道理,我主刘豫州在汝南之败后,到新野暂居,兵不过几千,将不过关张赵云而已,新野是偏僻小县,人民稀少,甲兵不完,城池不固,粮食也供应不上,而我以博望之火,白河之水,令曹仁,夏侯惇等心惊胆战,伤亡惨重。这种情况既是管乐再生,他又能比这更高明吗?至于刘琮降曹,我主不知,而且他不忍夺同宗的基业,这就是大仁大义的举动,当初汉高祖同样的久败于项羽,而在垓下一战成功,难道不是靠韩信的谋略吗?这种比夸辨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不得了,临时胸中无一谋划的人好得多吧?张子布先生,你看呢,当时张昭哑口无言,没有回答。
这时虞翻也开口发难,他说曹公引百马大军龙骧虎视,欲平吞江夏,公认为可以不?孔明对他说,曹操收袁绍蝼蚁之兵及刘琮乌合之众,虽有百万也不足为惧。那虞翻冷笑着说,你们败当阳,计穷于夏口,又来求救于人,反说不怕曹公,这不是大言欺人吗?孔明对他说你给我听好了,我主以数千仁义之师,敌不过曹兵百万残暴之众有什么丢人的呢?今我主退守夏口,就是在等待时机。
可是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险,而有些人却劝主降贼,不顾天下人耻笑,这样看来我主当不失为不惧曹操之人也。这种人呢还有什么资格嘲笑我们乎?当下虞翻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步骘也开口发难,他问孔明,你是想学苏秦,张仪用一张嘴就能说动我东吴吗?孔明回答说步子山你别以为苏秦张仪只是靠一张嘴,人家同样是当世豪杰。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而张仪两次做秦国宰相,人家都有匡扶社稷之能,不是畏强凌弱,惧刀畏剑的胆小鬼。而那些被曹操几句大话就吓得畏惧请降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嘲笑苏秦,张仪吗?步子山也垂头丧气,无言以对。
这时薛琮问诸葛亮,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孔明不耐烦的对他说,曹操就是一个汉贼,你还问他做什么?薛敬文说孔明你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汉朝传到如今,已是天数将终,今天曹公已有三分天下之其二,人皆归心了,刘备不识天时,强欲与争,当然是以卵击石,岂有不败的道理!
当下孔明站起身来,手指着他大声责骂道,薛敬文,你休出此无君无父之言!人生在天地之间,本应该以忠孝为立身之本,你即为汉家臣子,如果遇到不臣之人,当集天下人共讨之,共诛之。今天曹操祖宗叨食汉家俸禄,不思报效汉室,反怀篡逆之心,这是天下人所共愤的事情,你却以天数胡说一通,真是一个无君无父的小人,不配与我等说话,闭上你的嘴巴吧!薜琮当时满面羞惭,无话可说了。
这时陆绩替薛琮出头,他问孔明,曹公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却无可稽考,眼见到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怎能与曹丞相对抗?孔明也没有给他好脸色,当下对他说,你应该是当年在袁术座前偷桔子的陆郎吗?好好的坐下,听我一言,你既说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那么就是世为汉臣了,可是他今天的所作所为,不但欺君罔上,而且蔑视祖宗。不但是汉室乱臣贼子,还是曹氏门中的不肖子孙。我主刘豫州堂堂的汉室之胄,当今天子按家谱赐爵,亲口称为皇叔,岂叫无可稽考?况且当年汉高祖起身也不过一个亭长,但最终却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天下,你该怎么看?织席贩履自食其力,有什么丢人?你这个连一个桔子都要的人,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在嘴上又输与了孔明。要知群儒该是怎样的继续发难,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