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由于自身的考虑,匡扶汉室,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只是政治上的口号而已,所以我们要让曹孟德继续的顶奉天子,我的战略规划是收取交州而东,踏平江南,以江淮为界,以南对北,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然后再兴师北伐,重整大汉河山,仿光武之例。颁行天下”。
当下三人没有回答,而是反复思考张飞所说的话,一朝天子一朝臣,真如张飞讲的那样,即使剿灭曹操,归政于献帝,献帝也会起用他的臣子,自己的报复不会实现,也许天子会以剪除刘备羽翼为由,众人最轻也会遭到流放。
所以三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认同了张飞之话,从此四人同心。规划怎样一统江南。
再说关公从襄樊出兵之后,在宛城,汝南大败了曹仁,曹仁无奈向许昌的魏王求救。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令满宠出使东吴,说动孙权偷袭荆州,孙曹南北夹击关公。曹操还令于禁统领七军以救曹仁,并等待东吴出兵。
早有报马报入成都,有穿越意识的张飞暗叫不好!为了防备吕蒙白衣渡江。张飞立刻进见了刘备,把情况向他说明,为了免除关公的后顾之忧,张飞决定带兵返回荆州。
刘备应允,他还是让张飞为帅,调拨人马返回荆州以为关羽后援,于是张飞召集各位将领,他令甘宁,太史慈带一万人马先行,并命他俩必须昼夜兼程,速返回荆州。然后点起张合,张辽,徐晃,张任,王平。吴懿,黄忠,吴班,傅彤,向宠,赵云,邓芝,张嶷,张翼,高顺等将,发大兵十四万,战将四十员,并让庞统、贾诩为军师,参赞军事。发兵荆州,进而去平交州。加上甘宁,太史慈的先锋人马共有十五万大军。
再说满宠星夜过江,来到了江东的首府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早有探马报与吴主孙权,孙仲谋召集众谋士商议。首席谋士张昭曰“魏与吴本来没有仇恨,是当初听信了诸葛亮的说词,才发动了赤壁之战,两家连连争斗不休;前些年又因锦帆贼甘宁从中胡搞,两面挑拨,更使得仇上加怨,致使生灵涂炭。今满伯宁南来,必有讲和之意。可以以礼接之”。
孙权听信了张昭的话,令众谋士迎接满宠进城。满宠见了孙权,权以客礼待之,互相见礼已毕,满宠拿出了曹丞相的书信,他对孙权说道“魏王与你东吴无仇,皆因为刘备之故,致生隙衅。今魏王差某来此,是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兵伐汉川,南北夹击刘备,待破刘之后,魏王坐镇川蜀,将军拥有荆襄全土,两家互不相侵”。
孙权看过书信,吩咐左右大摆筵席招待满宠,并让人送他到馆驿歇息。满宠走后,孙权与众人共同商议。顾雍说道“满伯宁的话虽是说词,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一面可以送他回去,与曹操约定南北夹击,一面派细作斥候过江,探听关羽的消息,再作商议”。
诸葛瑾说,关羽自到荆州之后,又与胡氏生了一女,取名关嫣。叫作银屏,乳名叫凤儿,又称叫关金凤。今年已经超过十六岁了,她在父亲关羽的教导之下,和尚香小姐一样,不喜红妆爱武装。都有一身的本领,听说尚未字人,瑾虽不才,愿去与主公的世子求婚,关羽若许婚,东吴便与刘备联手,共破曹魏;如不然,我们便与曹操结盟,然后助曹操夺取荆襄”。
孙权连赞好计谋,先送满伯宁回许昌,然后收拾好礼物,遣诸葛瑾为使者,出了襄樊,到了汝南界口。进了关羽的大营求见云长。他叫人通报之后,在门官的引导下进了大厅,见到了关公,见礼已毕。云长曰“子瑜来此有什么计较”?
诸葛瑾把来意对关羽一说,自然被关公一顿臭骂,并说吾虎女嫣能配犬子乎?当下令人将他逐岀,诸葛瑾抱头鼠窜,连忙滚回了江东,他把关羽的话与孙权叙说了一下。孙权也受不了这般污辱,于是召集文臣武将,答应了曹操的请求。商议发兵公安,攻打荆州。
此时张飞前军已经到了荆州,他们接照桓侯的吩咐,大部分脱了军装化装成各种行业的人,沿着整条长江收集许多的重要情报,以便桓侯来时好汇报于他。
书接上文,关公先是令傅士仁,糜超,周武等人为先锋,先带一军出襄阳城外驻扎,一面与徐元直调集众将,征收好大军需要用的粮食辎重,兵器,战马。以及刀枪器械,调动大兵二十万,准备由襄阳出兵到樊城,出新野,进攻南阳,再收取汝南。二更时分,忽报城外军营中火起,云长急忙披挂上了赤兔马,出城看时,却是三将在营中饮酒。
帐后遗火烧着了火炮。满营撼劲,还烧毁了许多兵器和粮草、衣物等物资。关公召三人责骂曰“吾令汝等为先锋上将,责任非轻;尔等却玩忽职守,损失了物资若干,要汝等何用”?令将三人一齐斩首,号令全军。那糜超是汉中王之妻糜夫人之堂弟,也算是王亲国戚。
可是军中历来是认令不认人!执行官将三人押了出去,并推出了辕门,可是众将求情,说未曾出兵,先就斩了三员大将,于军不利。关公问徐元直,元直也顺水推舟替三人说了几句好话。于是公令人将他们重责了四十军棍,摘去先锋印绶,令他们三人统带五万大军总守荆襄,并且嘱咐他们说如果再有差迟,回师来后,会二罪并发,还当治之。当然四府九郡都还有一定的兵马。关羽令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自统中军,以徐庶为军师,伊藉等人为参谋,岀兵南阳。
曹仁当时正在城中,他听说魏王曹操的主力大军在汉中被刘备打得大败,已有放弃汉中之念,心中早已忐忑不安,见关羽领兵来后,他要闭城坚守,骁将夏侯存与翟元力主要战,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夏侯存被关公斩首,翟元也被关平砍为了两段。关羽趁势直取南阳,城中军民尚有一部分人念汉中王的好处,(张飞曾派众将协助张绣平定当时的匪乱,因刘备在汝南失利,众将去汝南救援以后,曹仁等人才轻易接管南阳。应前文)。不积极参与防守,反而里应外合,关公便轻易拿下了南阳。曹仁无奈退往汝南。
关公率大军阻住了汝南,他令关平带三千人马收复泌阳,廖化领三千人收复遂平,周仓带三千人收复平舆,王甫带三千人收复正阳,赵累领三千人去收复新蔡与班台。不久后捷报频传,众人如愿收取之各处郡县,并委派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坐守该地。众将勒回人马,与云长合围汝南。
曹操得到曹仁的求救书信,此时的他因被魏延射掉门牙,在王府养伤,他也无法,但曹仁不可不救,于是魏王无奈命于禁为将,统带七军去救汝南,并命成何,杜义成,张天霸,刘昭,司马琰等人跟随于禁出征。
于禁知道自己不是关公之敌手,本不愿出征,但王命难违,但他自知与关公交情颇深,即使败了也不至于会丢性命,大不了来个改弦易主罢了。于是带领七军共十一万人,令成何,吕虔为先锋,统领大军离了许昌,往汝南而来。
不日来到汝南,也与关公战了数次,基本上是每战必败,不过部将董超暗中放箭,射中关羽的右膀,因此关公回营内养伤。手下的人为了邀功,不经过于禁知道,就把董超射中关羽之事上报魏王,曹操大喜,马上差人到军中来嘉奖于禁,并重赏了董超。
双方对峙多日,这日关公的臂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他与徐庶连辔巡查汝南周边的的地形地貌,才发现于禁竟然将大军屯扎在罾口川,徐庶当时大喜,他对关公曰“恭喜荆公,于禁可擒也”。公曰“元直何以知之”?庶曰“罾口川地势虽然险要,然而处于山谷之内,地势低凹平坦,现在秋雨绵绵,汝河水势滔天,将军可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之时,放水一淹,罾口川的之曹兵皆葬洪水之中,于禁等人皆为鱼鳖矣”!关公大喜曰“多承元真指点,先生真奇人也”。
于是公令人预备船筏,收拾水具。于禁营中也并非全是糊涂蛋,成何来见于禁,说有事禀报。于禁让他进来。成何曰“大军屯于川口,地势甚低,虽有土山,离营甚远。现在秋雨绵绵,军士艰辛。近闻荆州兵移于高阜之处,又在汉水口预备船筏,倘汝河水泛涨,于我军不利,都督亦早为计”。于禁叱曰“吾随魏王二三十年,跟随大王东征西讨,立下战功无数,蒙大王隆恩,封五子良将之首,难道还不及尔等?不必多言,否则,吾以惑吾军心处之”。成何等人羞惭而退。
但他却做好移营的准备。只是上天已经不让他们活了!当夜初更时分刮起了大风,接着雷声闪电频繁而起,随即下起了特大暴雨,一直到天明。成何等人坐于帐中,只听得水势如万马奔腾,征鼙震地,他们急忙上马岀帐看时,只见四面八方,大水骤至。
且说关公采用徐庶之计,趁着秋雨绵绵,汝河涨水,并军士们趁汝河涨水之机,掘开了汝河,水淹了于禁七军,于禁无奈向关公投降,成何等将尽皆战死,十一万大军算是全军覆没。要看后事怎样的发展,请看下回“白衣渡江”的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