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道理火针的效果是蛮好的,但为什么效果没有那么好呢?因为参赛者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病人双膝疼痛5年多,已经有化热的倾向,火针疗法已经不太适合。”
“我发觉大家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我是火针的传人,所以我什么时候都要用火针;我是火神派的传人,所以我用中药的时候,每次都用附子,干姜,细辛之类,如果我不用就不能彰显出我是他们的传人,这是大错特错的,可以说这已经背离医圣的宗旨;辨证论治。”
“我们中医还有一句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大家可以回去翻翻书,看看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第六位是头痛的病人,病人经常头痛,伴有失眠,有胃病的宿疾,大便溏薄,参赛选手选了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穴位,这个参赛选手选穴是不错的,但是针法可以有一点改变,效会更好,先针足三里,用捻转补法,同样的方法针刺气海,中脘穴则用先深后浅轻泻法,我们经常听说胃不和则寐不安,其实寐不安也可以导致胃不和,冷却可以互为因果。两者可以互为因果,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东平省中医院李泽敏主任点评第七位参赛选手,“这是个颞下颌关节痛的患者,选手针灸取穴的手法基本正确,如果颌关节疼痛在中央部位触诊时查临泣穴,如果有压痛,取临泣和外关,临床疗效很好,如果颌关节疼痛连接耳朵部位,则取养老穴,效果也很好,这是我师父的经验总结,供你们参考。”
“第八位参赛者的病人是肩周炎啊,他主要是右肩酸痛3月余, 经我们选手针灸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个病我也发表一下我的经验的总结,针时嘱患者配合肩部活动,针刺肩部的阿是穴痛点时将肩部提起,用较粗较长的毫针透刺,边透边更换方向,促使粘连组织松懈,限制角度逐渐好转,然后加拔火罐。
针王点评第九位参赛者,“患者右肘深部肌肉酸痛两周,痛引肩部,我们选手选了天中曲池、外关、肩前、冲阳,经过针灸之后患者肘痛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参赛者不要沾沾自喜,你没有详细的检查患者,你只检查了一下右肘部,你没有发现患者右侧的颈部就要发紧,其实这是一个颈椎病的患者,颈椎病的患者呢常伴有肘痛的现象,而颈部疾病得到缓解时,肘痛也会消失。”
“最后一个病人,是左踝关节扭伤了两个月,应该,况且每逢阴雨连绵就会觉得患处疼痛又发作,且痛引阳陵泉处,我们选手选的昆仑、太溪、阿是穴,阳陵泉,针灸以后患者疼痛有所缓解,我个人的经验是,以丘墟为主穴,深针久留20分钟以上,再配阳陵泉、天宗等穴,疗效非常显着。”
听完评委们的点评,在场的参赛者们都若有所思。这时,一位年轻人举起手问道:“针王,那如果遇到病情复杂,多种病症混合的患者,如何精准判断穴位的主次呢?”
针王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确实是个难题。首先要全面细致地问诊查体,比如之前那位既有肘痛又有颈椎问题的患者,如果只看到表面,必然无法根治。当多种病症存在时,要找到根源性的病症所在,其对应的穴位为主穴,其他辅助治疗相应病症的穴位为次穴。同时,还要考虑经络之间的关联影响。像有些病症看似无关,但通过经络却相互联系。”
众人纷纷点头,都表示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