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后接着说道:“至于第三点嘛,当脾肾皆虚时,体内水液的运行就会偏离正常轨道,进而形成湿浊之气。"
"这些湿浊之气会盘踞在下焦部位,阻碍气血的流通,从而导致大便不成形等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令郎之所以会出现滴尿症状的内在机理所在。”
文刚不住地点头称是,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激动地说道。
“叶院长啊,你这么一讲解,我顿时有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一直对孩子的病情感到迷茫和担忧,现在总算是心里有底了。”
一旁的谢国锋一家人也纷纷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那原本紧绷着的面容此刻都稍稍放松了一些。
这时,文柔开口插话道:“叶院长,聆听您如此详尽的剖析之后,我真心觉得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这种病症并非难以治愈呢。”
文柔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听到众人的称赞与认可,叶青云微微一笑,然后缓缓解释道。
“诸位有所不知,这便是中医的神奇之所在呀!咱们中医讲究的是理、法、方、药四位一体。”
“只有把其中的道理搞明白了,后续的治法、方剂以及用药才能有的放矢。”
稍作停顿后,叶青云接着说道:“正如我方才所说,文先生的公子文俊朗所患乃是脾肾虚寒,且湿气困顿于下焦所致。”
“所以,相应的治疗之法自然就是要温补肾阳以驱寒邪,同时还要健脾益气来化除湿气。”
谢振华抢着说道:“叶院长,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要开始运用方剂来治病救人啦?”
叶青云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嗯,不错,当我们对病症的机理和治疗法则都有所把握之后,自然而然下一步使方剂了。”
谢振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紧接着他又好奇地向叶青云发问。
“叶院长,照这么说来,中医岂不是很容易学习嘛!只要我将各种方剂牢记于心,那不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师了吗?”
叶青云摇了摇头,“当然不行啦!我们之所以要熟记方剂,重点并非仅仅在于记住那些药物的组合,而是要深入理解这个方剂所构成的‘团队’。”
“也就是说,要清晰知晓每个药材在其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同配合的关系。”
“而在临床上,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病情来增加或者减少某种药来对应病病情的需要。”
“这便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一一辨证论治。”
“也就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