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温柔的眼眸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自信,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隐隐间彰显出其沉稳睿智的不凡气度。
叶明珠听闻此言,心中对阑素心的细腻心思和远见卓识钦佩不已。
双眸之中满是赞赏之意,不住地点头。
她由衷地称赞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阑姑娘果真聪慧过人,此等构想实在是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她心底本就知晓阑素心行事周全,断不会让自己失望。
言语之间自是毫不掩饰对阑素心的喜爱与赏识,那目光之中的欣赏炽热而真诚。
阑素心微微欠身,身体前倾,不卑不亢,神色谦逊。
诚恳地说道:“王妃谬赞了,若非有王妃的慷慨资助在先,民女纵有万千良策,也无计可施。”
“你又何必如此自谦呢?”叶明珠由衷地欣赏阑素心。
她行事低调内敛,低调内敛,还聪明。
可惜炎王那家伙不识好歹,这么好的女子居然还瞧不上。
不禁暗想要是阑素心成了炎王妃,定能成为炎王的贤内助,于炎王助力不小。
阑素心又带着一脸的谦恭之色,微微低头。
轻声探问:“不知王妃对这件事可还有何高见?”
叶明珠略作思索后,道:“不知素心姑娘打算为那些孩子请什么样的先生?”
“民女心中已有合适人选,此人虽并非名震四方的大儒。”
“然在本地亦是小有名气,且从教经验颇为丰富。若由其教导孩童,自是再也合适不过。”
阑素心仿若早有所料叶明珠会有此一问。
因准备充分,应对自如,对答如流,每一个字都透着从容与自信。
“阑姑娘的眼光,我自是深信不疑。”叶明珠嘴角含笑,轻轻点了点头。
许是刚才玩得太过尽兴,流汗太多,此刻有些口干舌燥,喉咙里似有烈火灼烧。
于是她伸出手,一把端起茶杯,将茶杯送至嘴边。
丝毫不顾形象,仰头大口饮下,喉结快速滚动,待那茶水润泽过喉咙,方觉舒适了些许。
接着才又开口说道:“只是,这人有所长,尺有所短。”
“并非每个孩子皆具读书入仕的天赋,亦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深切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而一心扑在书本上发奋图强、埋头苦读。”
“那王妃的意思是从中挑选些聪慧伶俐的孩子教学吗?”阑素心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这炎王妃举止不顾形象,或许是未将自己视作外人,率性而为。
可说出来的话怎么也有失大家风范气度。
在她想来,炎王妃这般出资行善,无非是图谋一个好听的名声罢了。
原本自己一心只想凭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弱小之人。
是为了让他们得以在这世间生存下去,并非贪图什么善人的虚名。
哪知在中秋灯会之时,冰清一时嘴快,当着炎王妃的面说出了此事。
她知晓了倒也罢了,可回头炎王妃竟拿了十万两银子给自己,说是为此善举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