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落在四合院高低错落的屋顶上,给这片熟悉的天地披上一层朦胧的金纱。秦峰还沉浸在睡梦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将他从睡梦中唤醒。他睡眼惺忪地起身,趿拉着鞋去开门。
门外,是之前与他对接技术推广的政府工作人员小李,小李满脸通红,不知是赶路急的还是冻的,眼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秦峰同志,天大的好消息!省里一家超大型农业企业,对您的技术特别感兴趣,想跟您好好洽谈合作的事儿,领导特意让我来通知您!”小李语速极快,话语里满是藏不住的激动。
秦峰瞬间清醒,眼中闪过惊喜,忙不迭地说道:“真的吗?这可太棒了!小李,快进来暖和暖和。”
小李迈进院子,这时,傻柱哼着跑调的小曲,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从厨房晃悠出来。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腰间系着那条油渍麻花的围裙,头发有些凌乱,显然也是刚起不久。“哟,来客人了?秦峰,这是咋回事啊?”傻柱一边问,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小李。
秦峰难掩兴奋,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傻柱说了。傻柱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豆浆差点洒出来,一拍大腿,扯着大嗓门喊道:“好家伙,秦峰,你这是要一飞冲天啊!这下咱四合院可得出个大人物了!”
一大爷易中海听到动静,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从屋里走出来。他穿着一件旧中山装,虽然款式老旧,但被他打理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秦峰,这是好事,但可得稳稳当当的,别辜负了人家企业的信任,也别给咱四合院丢人。”一大爷神色关切,语气里满是叮嘱。
二大爷阎埠贵听到吵闹声,摇着那把从不离手的折扇匆匆赶来。他穿着一件厚呢子大衣,戴着副黑框眼镜,脸上挂着精明的笑容,眼睛里透着算计。“秦峰啊,和大企业合作,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你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和他们谈条件的时候,千万别吃亏。要是合作成了,咱四合院怎么也得跟着沾点光,说不定还能解决几个就业问题呢。”二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用折扇轻轻敲着自己的手心,仿佛已经看到了四合院众人都跟着飞黄腾达的场景。
许大茂双手插兜,慢悠悠地晃了过来。他穿着一件崭新的皮夹克,头发抹了发油,油光锃亮。“哼,先别高兴得太早,谁知道这合作能不能成呢。说不定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白高兴一场。”许大茂还是那副爱抬杠的模样,脸上带着一丝嘲讽,每次秦峰有好事,他总是忍不住泼冷水。
秦峰没理会许大茂,热情地把小李让进屋里,又给大家介绍了一番,这才和小李详细了解合作洽谈的相关事宜。得知企业方对多功能农业无人机和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兴趣浓厚,希望能深度合作,秦峰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他深知,这次合作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意义重大,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接下来的几天,秦峰一头扎进准备工作中。他日夜钻研,将各项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改进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整理成一份详细又全面的资料。林悦也赶来帮忙,两人一起反复核对数据,完善方案,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终于,到了合作洽谈的那天。秦峰早早起床,特意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怀揣着资料,满怀信心地来到约定的会议室。企业方的代表们早已等候多时,负责人王总,五十多岁,身着笔挺的西装,眼神犀利,透着一股精明强干的劲儿。
会议室内,气氛略显紧张。王总开门见山地说:“秦峰同志,我们关注您的几项农业技术很久了,尤其是多功能农业无人机和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我们希望能达成合作,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我们遍布全省的农业生产基地。”王总说话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秦峰微笑着回应:“王总,非常感谢贵公司对我的技术的认可。这两项技术在之前的试点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我相信,与贵公司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一定能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秦峰言辞诚恳,态度不卑不亢。
随后,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企业方提出希望获得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独家使用权,并且要求秦峰在半年内对技术进行全方位优化升级,以适应企业复杂多样的农业生产场景。秦峰一听,微微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总,我理解贵公司对技术权益和技术升级的重视,但技术的独家授权可能会限制其广泛推广,这与我推动农业整体发展的初衷不符。而且,技术优化升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半年时间实在太紧。”秦峰耐心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王总微微皱眉,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秦峰同志,我们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合作,自然希望获得足够的权益保障。独家使用权能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技术优化升级,我们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但时间紧迫,我们等不起。”王总的语气坚定,显然对独家使用权和技术升级时间有明确要求。
秦峰沉思片刻,诚恳地说:“王总,我明白您的顾虑。这样吧,我们可以在合同中明确一定区域内的独家使用权,比如在贵公司重点发展的几个省份。同时,关于技术优化升级,我建议分阶段进行,先确定核心需求,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这样既能保证技术尽快应用,又能逐步完善。时间方面,我尽力在合理范围内加快进度,但也需要贵公司给予一定的灵活度。”秦峰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试图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兼顾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得十分激烈。会议室里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秦峰详细介绍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强调技术的社会效益;王总则从企业战略和市场竞争的角度,阐述对独家使用权和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整整一个上午,双方都在艰难地磨合,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到了中午,谈判暂时陷入僵局。大家稍作休息,吃了顿简单的工作餐。秦峰利用这个时间,仔细梳理了上午的谈判内容,思考如何打破僵局。他意识到,企业方最看重的是技术的独特性和领先性,以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自己则要坚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不能让技术成为少数企业的垄断工具。
下午,谈判继续。秦峰调整策略,先肯定了企业在农业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然后再次强调技术合作的双赢理念。“王总,贵公司在农业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与贵公司合作,是我技术发展的重要契机。但我研发这些技术,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农民受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可以在合作中探索一种新模式,既能保障贵公司的权益,又能让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让更多地区的农业从业者掌握这些技术,这样不仅能提升贵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秦峰的话语情真意切,既有对企业的尊重,又有对技术使命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