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块已经很多了,在这个时代,能顶得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买完药材,姜黎和吴医生道谢,随后告辞准备离开。
吴医生却喊住了姜黎,“那个,姜同志,我手里有一个病人,想找你帮忙看一看,你方便不方便?
这病人是我堂弟儿媳妇娘家的亲戚,送来医院有几天了,我们给他用了很多治疗手段,但都不见好,我知道姜同志你的医术高明,就想请你出手,帮他看看,算是帮助病人,也算是帮助我们医院,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姜黎想着吴医生刚帮了自己,现在人家找她帮忙,她当然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姜黎答应道,“行,吴医生,你带我过去看看,我试试能不能帮上忙。”
姜黎只说试一试,没说一定能把人治好。
但是她能愿意去出手试一试,吴医生已经很高兴了。
吴医生一路带着姜黎,去了病房。
此时病房里躺着好几个病人,其中一个病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人,脸色发黑,双眼紧闭,似乎沉睡很久了。
他的旁边守着一对夫妻,年纪偏大,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
这年代的人和后世不一样,因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所以看上去会比后世的同龄人更显老,五六十岁都身形佝偻了。
看到吴医生来了,床跟前守着的夫妇立马起身,朝吴医生走来,抓着他的手焦急地问道,“吴医生,你是不是找到新的治疗方法了?我们家建设是不是有救了?”
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病人,名字叫王建设。
王父王母看向吴医生的眼神中满怀期待。
吴医生指着自己身边跟着的姜黎道,“这位是姜同志,我请她来帮王建设同志看看病情。
若是她能看出门道,病人或许还有一丝机会。
如果她也束手无策,那就真的没办法了,我们医院已经想不出更好的治疗方案了。”
王父王母瞥了一眼姜黎,见吴医生带来一个黄毛丫头,这么年轻,真有本事帮他们家儿子把病治好吗?
王母也是个心直口快的,打量完姜黎之后,对她提出了质疑,“吴医生,这分明就是个小丫头片子,都没读过几本医书吧,怎么可能有啥真本事啊?靠不靠谱啊?”
在王母提出质疑后,吴医生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你不相信姜同志,还不信我吗?
既然我带她过来,那就肯定是靠谱的。”
吴医生担心姜黎会因此生气,所以在数落完王母之后,又冲姜黎陪笑道,“姜同志,你别生气,因为你年纪小,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其实他们也没有恶意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王母见吴医生语气严肃,面露不悦,赶紧闭上了嘴,不敢再质疑什么了。
吴医生说得不错,她可以质疑姜黎的本事,但绝不能质疑吴医生,吴医生可是她儿子的救命稻草,万万不能冒犯。
吴医生亲自领过来的人,按理说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这丫头真的太年轻了,不怪她心生疑虑。
要不是碍着吴医生的面子,对于这种以貌取人不信任她的家伙,姜黎肯定转头就走,毕竟医不叩门。
但是看着吴医生的面子上,姜黎懒得和他们计较,直接走到病人的床前,仔细的检查起了王建设的身体。
王建设不仅脸色发黑,而且脸上的肌肉呈现出一种非常不自然的紧绷,每过几分钟就咬紧牙关,面露痛苦和狰狞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