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延真师傅的提醒,安然小心翼翼地绕过藏经楼,继续前行。没走多久,一座静若处子、庄严肃穆的建筑映入眼帘,其上高悬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匾,上书“念佛堂”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
安然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念佛堂后门前,轻轻推开门扉,踏入其中。刹那间,一股浓烈的庄严肃穆之气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他紧紧包围。此刻正值午后时分,约莫三点钟光景,灿烂的阳光穿透窗户,倾洒于地面之上,宛如一片片璀璨夺目的光斑,熠熠生辉。这些光斑犹如点点繁星散落其间,似乎给这片静谧的空间注入了一抹淡淡的温馨与安宁。
安然轻手轻脚地合上身后的门,然后悄然伫立在门边,目光凝视着前方的景象。只见一名年约四旬有余的居士,左手持一清脆悦耳的罄,右手则单掌竖立在胸前,引领着一众信众正环绕着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巨型菩提树徐徐而行。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在这棵菩提树下,竟赫然背向盘坐着三尊金光闪耀的释迦牟尼佛像,其神态端庄肃穆,栩栩如生。
那些参与绕佛的人们皆身板挺直、双目微垂,双手合十,步履轻盈且富有韵律感地缓缓挪动着双脚。他们口中齐声高喊着“阿弥陀佛”,声音整齐划一,如同天籁之音,振聋发聩,在空中回荡不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无比专注和虔诚的神情,仿佛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全身心沉浸在对佛祖的敬仰之中。
安然不禁被这一场景深深吸引住了。这些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详与平和,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们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意义。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们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找内心的宁静,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安然默默地注视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在这片宁静的氛围中,他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它让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而神圣。
直到看着最后一位绕佛者的身影将要经过自己走远,安然的才匆忙整理心情,换了拖鞋跟了上去,加入这个吸引力 巨大的磁场。安然心想,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而此刻,安然似乎触摸到了内心一直寻找的东西。
他认真地学习着前方同行者的步伐,先抬左脚,左脚落地时口念“阿弥”,再抬“右脚”,右脚落地时口念“陀佛”,依次往复,一直念到饭点,当时安然非常奇怪,为啥喊了那么长时间,自己竟然没有感到口渴。事后他才听室友说,口念阿弥陀佛佛号就如同喝琼浆玉液一样,当然不知道口渴了。不知道是不是对,但就是觉得很神奇。
跟随负责念佛堂的师傅(后来知道师傅法号延庆)从念佛堂出来,大家在路上排好了队,由延庆师傅领头念了回向偈之后,才在师傅带领下到了斋堂。
这是一座构造考究的古建筑,明显经过修缮,红墙绿瓦,显示这古寺的香火比较兴旺。
进门后,安然才发现斋堂很大,里面U字形摆放着两排整齐的餐桌,长条木凳。穿着灰色僧袍的师傅们依次坐在前面一排U型餐桌前。信众们坐在后一排U型餐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