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收集也分为几部分.
主要是关注点的不同,需要收集的点也不一样.
毕竟因为用处对于现在30岁阅历的赵凌尔来说,有的是没用的,抓重点就好.
还有就是相处模式的适应,突然,跟一群孩子成同学,那些个思想观,价值观,以及,在这一群年轻同学眼中好笑的,激动的,害怕的,在她眼中可能就是不屑一顾.
而她在觉得有意思的,有价值的,能理解的,就往往不一样,就会出现她的格格不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好,赵凌尔性格好,还没有疯.
你换一个成年人,跟着一群学生一起呆着,还要重新回去学高中知识,还要准备高考,那绝对要疯的!
虽然不愿意特意的去适应,但是,还是不要成为一个别人眼里的怪胎就好了.
而且,打探情况也需要迂回一点儿的方法才行,直接去问,是个人都会奇怪的,平时朝夕相处的同学,这是傻了?失忆了?
也就是这种情况,赵凌尔除了跟李玉佳点到为止,“装模作样”的交谈外,其他人先忽视了.
好在17岁的自己本来也很内向,甚至到闷葫芦的地步,加上都高三了,要走的,不参加高考,提前就业的,实习的都离开了,剩下的都是备战高考的,大家都挺忙的,关注度自然都没在她身上.
赵凌尔一边整理学习知识,自己开始整理各学科的知识点.高考参加过一次,答案也记得住很多,也算是意外惊喜,但是很多知识的解题关键流程,包括作文这些,都需要好好整理知识点,在学一遍也还好.
第二次高考,赵凌尔有信心这次肯定能上一本了,至于985或者211,就看家里的祖坟质量了.
一心二用,一边学习,一边探听周围的声音,喜欢八卦是国内人的普遍爱好,学校有什么风吹水动,那早传播开了.
加上高中的一些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人物来说,本来模模糊糊的印象,开始慢慢塑造出来.
跟记忆里的大差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