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灯光与掌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季瑶摩挲着手中的邀请函,指尖感受着纸张的纹理,内心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教育改革,是她重生后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种子,如今终于要破土而出。
她仿佛看到未来无数孩子受益于新的教育体系,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然而,当她兴致勃勃地将改革的想法与身边人分享时,却迎上了一盆盆冷水。
朋友们大多表示不理解,认为她放着好好的时尚事业不做,去涉足教育这一复杂的领域做什么?
家人更是担忧,觉得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质疑、劝阻、反对,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笼罩,一种孤立无援的氛围油然而生。
季瑶并未因此退缩,她深知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她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所有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她决定从基层入手,第一步便是争取学校的支持。
这天,季瑶来到A市实验中学,找到了校长李明远。
李校长年过五十,戴着一副老花镜,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印象。
听到季瑶的来意,他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
“季小姐,你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教育改革不是儿戏,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学校的稳定。”
季瑶早料到会遭到阻力,她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李校长,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正因为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才更需要改革。墨守成规只会让问题积压,最终爆发更大的危机。”她拿出精心准备的改革方案,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预期效果。
两人的谈话吸引了不少老师围观,办公室外渐渐聚集了一群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
陈老教师,一位在学校任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听到季瑶要改革,脸色一沉,忍不住插话道:“现在的教育体系有什么不好?我们就是这样教出来的,不也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吗?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李校长左右为难,既不想得罪季家,又担心改革会引起学校动荡。
他犹豫地看向季瑶,“季小姐,这件事事关重大,我需要再考虑考虑……”
“李校长,”季瑶打断了他,眼神坚定,“改革的时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再等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围观的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如果学校不愿意配合,我会另寻他路。” 她转身欲走,突然,手机铃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