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已经到了苍云山,明昭说完行礼之后就上了山。
帝禅轻叹一声:
“拒人千里之外的这个态度,比我更甚啊。“
看了看苍云山上的防御罩,仅有炼气期的威力,想来是明昭布下的,随后便离开了苍云山。
——
从藏书阁回来之后,明昭全身心的投入到修炼当中。
白天一如既往的修习剑法,日常修炼。
晚上,她开始攻坚克难,宗门大比之前,她有四个任务:
第一,学习防御术。
为了对战,也为了苍云山的防御罩。
第二,读懂并修炼元灵剑法。
既然飞羽真人练过,不说有多会,但明昭可以请教一下入门心得。
剩下的,钻研,再钻研。
第三,丹田调息,寻找克服混虚剑法反噬的突破口,以及探寻如何做到对战时灵力与气分开使用,不会互相牵制和影响。
前一个明昭认为问题不大,毕竟原理已经知晓;但后一个恐怕没人敢这么想过。
修士修气,修的是元气,源于先天精气,经过后天水谷充养,以保持机体强健,由肾体输出,布满全身,是修士身体生化的元动力。
而所谓之灵力,通俗来说就是修士修出的法术、法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念力。
故有“天人合一”一说,人与万物形成一体,而人通过念力控制万物。
明昭觉得,气与念力,一个来自体,一个源自意,二者应相辅相成,按理来说应也可以分开形成与使用。
只不过一贯的修炼习惯中常把气与灵力当作一体来修习。
若是能研习出两者分开使用的功法,对战时无气可用灵力,无灵力便可用气。
只是这种修炼还有一处难点,就是需要分别修习只用气不用灵力的功法以及只用灵力不用气的功法才是万全之策。
有些异想天开,但她想试一试。
第四:读书。
办法都在书里,有的修士主要靠日复一日的练,实践出经验。
明昭觉得脑子里有理论、有内容,练起来才会事半功倍,试错成本也会小很多,对战之时才有办法见招拆招。
最好的是多类融合贯通,大道三千,可合可分,一如当初明昭使用体修功法为自己吸收外界灵力一样,只要结合得当,皆可运用。
……
关于防御,分三部分,明昭自己、上珠剑以及防御功法。
于是明昭开始加强身体的锻炼,尤其是体力方面。
不受伤、不生病、加强耐力和忍痛力便是她训练的目标。
她开始靠脚来上山下山,每天在洞内练习挥剑百次、千次、万次。
飞羽真人有几次去看她都是一副大汗淋漓的模样,体力消耗大了,吃的也就多了。
飞羽真人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现在常做的几道菜,于是……
【弘佑老哥,下次下山啥时候啊?】
那边弘佑真人依旧很快回复:
【何事?】
飞羽真人一边和着面,一边对着玉碟开口道:
【帮我带几本菜谱回来呗,我要做好吃的给小昭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