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孔颖达看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夫子曾言‘子不语怪力乱神’……”
听到孔颖达这么说,魏征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思路。
他立刻附和道:“陛下,天幕能给我们一个指示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还是要靠自己啊!”
李世民听着他们二人的话,深深地吸了口气。
然后看向众人,语重心长地说:“朕都快被这不孝子孙给气死了,既然如此,那就看看能不能从后朝找到一些制度来参考一下吧!”
众臣一听,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李隆基前行时遇到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郭从谨进言道:“安禄山心怀叵测,密谋叛乱已久。有人告发其阴谋,陛下却将这些人处死,致其奸计得逞,被迫出逃。古代帝王会寻求忠诚正直之士广泛听取意见。宋璟为相时敢于直言,天下得以安宁。但此后大臣们忌讳直言进谏,一味谄媚奉承,致陛下对宫廷外事情一无所知。远离朝廷的臣民早知道会有今天局面,因门禁森严,忠心耿耿却无法表达。若不是安禄山叛乱,事情发展至此,我又怎能有幸见到陛下并当面向您倾诉呢”】
三国,曹营
大帐内一片繁忙景象。众多谋士们正忙着各自手头的事务。
偶尔抬头看看那神秘的天幕,天幕现在播放的事情和他们关系不大。
就在这时,大帐的门帘被轻轻掀开,贾诩缓步而入。
只不过,走路有些摇摇晃晃。
一旁的荀攸见状,关切地问道:“文和,你这是怎么了?昨晚丞相召集会议,你为何没来?今日又如此迟来?”
贾诩说:“丞相在何处,某特来请罪。昨夜我的侍卫饮酒过度,未及时叫醒我。今日晨起已晚,故而来迟。”
几位谋士对视了一眼。
荀攸说:“丞相已经离开,不在营帐内。只不过文和啊,你这……”
贾诩没有说话。
刘晔接着说道:“丞相短时间内估计回不来,我们还是一同处理公务吧。”
贾诩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光芒,然后静静地走到案前坐下,开始投入到工作之中。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道:“这都是朕的过错啊!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接着他安慰了郭从谨一番,便让他离开了】
唐朝
李隆基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心中暗自懊恼,感觉自己像是被天幕狠狠地曝光了一样。
就在这时,大殿之下传来了一个声音:“陛下,寿王和寿王妃在殿外求见!”
听到这个消息,李隆基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谁这么有才?居然把寿王妃给弄过来了!
这不是社死的节奏吗?
万一寿王妃进来后,对自己态度一无所知,乱说一通,那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可是,如果不让她进来,又显得太过刻意,难免引起众人猜疑。
思前想后,李隆基只好强装镇定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李隆基扫视了一眼四周,试图找出那个“人才”。
他心想,等找到这个人,一定要将他发配到边疆去。
李林甫站在一旁,同样面色阴沉。
他心里暗暗咒骂着,到底是谁干的好事?
还有杨国忠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