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瞪大眼睛:“这是在干什么?”
随后,他提高音量喊道:“老四!”
朱棣……怎么又是我?
没办法,朱棣只好回答:“儿臣猜,或许是两个民族和平共处?”
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皇帝亲自签署和约这种事很少,而且对方还只是一个贵族。
朱标在旁边说:“或者只是展示朋友之间的情意?”
朱元璋皱着眉头,心中充满疑虑:“朕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而且,那个乾隆说的话……”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景,一个皇帝怎么会在这里,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朱祁镇作为朱棣的曾孙、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自幼接受着儒家教育的熏陶】
【不可否认,皇室的教育资源相当优质】
【但在众多教导他的人之中,宦官王振对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朱祁镇对其十分敬畏】
【然而,命运无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朱祁镇的父皇在他年仅七岁多时便突然驾崩,这使得朱祁镇不得不提前继承皇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年幼的朱祁镇茫然失措】
【幸运的是,国家大事有太后和“三杨”等大臣们共同处理,局势暂时得以维持稳定,并未出现皇帝被架空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祁镇渐渐长大成人,三杨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王振的权力却日益膨胀】
【朱祁镇对这位曾经的老师愈发信任有加,将其视为心腹之人】
【王振这个人好大喜功,总是渴望建功立业,朱祁镇在他的鼓动之下频繁发动战争】
明朝
崇祯皇帝看着天幕,喃喃自语道:“若是当年没有精锐尽失,情况或许会好很多……”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议论祖宗,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于是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将头放在桌面上,但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与此同时,明朝内部开始浮现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社会矛盾激化】
【而且军队的武备松弛,士兵们缺乏训练,战斗力大幅下降】
三国
曹操终于稳定了后方局势,心急如焚地赶回前线。
他的身影刚一出现,几个心腹便纷纷上前拜见,唯独其中一道身影与众不同,并未行礼。
这道身影显得格外突兀,让人不禁心生疑惑。
曹操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向众人回礼之后,目光落在了那道特殊的身影上,询问道:“这位是……”
只见那道身影缓缓走到近前,曹操脸上的厌恶之情再次浮现。
这时,刘晔走上前来,对曹操说道:“丞相,这位是荆州人士,名叫庞统,字士元。”
接着,他压低声音,悄悄地在曹操耳边说:“此人乃是凤雏。”
曹操一听,顿时喜形于色,热情地表示欢迎。
庞统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见过丞相。”
曹操笑着说:“有士元相助,攻破那周瑜小儿,指日可待了!”
庞统依然面无表情地回答道:“丞相谬赞了。”
一时间,气氛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