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群情激愤,一呼百应,山民营如汹涌的波涛般冲向北门。他们不仅砍杀城门外的贵人,怒火攻心之下,竟直接发起攻城之战。山民营此举虽显混乱无序,毫无章法,然可笑的是,城头守军亦是军心大乱,毫无斗志。
就这样,山民营以悍勇无畏之势攻破北城门,杀戮旋即展开。
此刻,面对这帮从吃肉喝血中幸存下来的山民,又怎能与之讲道理?吴昊亦惊觉,自己的威望在此刻竟似失去了效用,难以掌控局面。他匆忙调集人马进城,心中只盼乱军莫要放火烧城,以免没了保存良好的宫殿以方便后续计划。
混乱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直至第二日天明之前,山民营之人带着抢夺而来的财货与妇人,自东门与北门鱼贯而出,撤离通州城。
他们此番算是得偿所愿,血债终得血偿。
随后,山民营主将刘昌明向吴公交上一份请罪书,言明此次混乱实乃无奈之举,山民们如今仇恨已报,自知有罪,别无所求,唯愿即刻回归清灵小姐的封地,安享太平。若日后吴公有召,定当再赴沙场,助军杀敌。
言罢,他们便带着山民营,车载马驮,浩浩荡荡地返回蜈蚣山。自此,外界之事,他们已无心过问,只盼回归家乡,开荒种地,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
吴昊望着那尚算保存完好的通州城,心中五味杂陈,却也无言以对。
毕竟,这些山民乃是妹妹封地之民,中间隔了一层,管理起来诸多不便。再者,他们既已助力打下江山,且又不求过多回报,如今只是回归荒山大泽,与旁人亦无冲突,罢了,此事便就此揭过吧。
攻入城的当日,越王在混乱中被刘昌明亲自率领队伍冲进深宫,以白绫勒住脖颈,悬吊而亡,这正是刘昌明所肩负的使命。
吴昊接管通州城后,寻得越国朝廷用以坑杀民夫的最大的坑道,随即将越王的尸身葬于其中。此坑本是君王暴行的见证,如今却成了越王的陵墓,如此潦草的规格,以杀戮民夫之坑掩埋君王,倒也暗合天理循环之意。
城内的老贵族十有八九都已殒命,局面瞬间变得简单明了。
吴昊无需接纳老贵族的投降,也不必为他们分配利益、保留尊位。吴昊发觉这般情形着实不错,只道是山民激愤之下自发地对贵人展开杀戮,与他吴昊并无瓜葛。若不是他进城迅速,恐怕这些老贵族便要被屠戮殆尽了。瞧,那些跪地幸存的贵族们,归降得多么真心诚意,口中还不住地称颂吴王仁义。
文武百官选定黄道吉日,簇拥着吴昊在通州城的行宫举行登基大典,吴昊就此登上吴王之位,改国号为吴,将国都定于通州城,并更名为吴都城。
其治国理念亦随之昭告天下:以道德来治贵人,以无为治乡民。
太华宗亦有金丹真人前来参与这开国大典,只见吴国气运汇聚成龙,大势已然铸就。吴昊能够汇聚气血狼烟为己所用,此刻他那雄浑的气势,连这位金丹修士都隐隐感到如芒在背。
清灵也出席了登基大典,被册封为太平公主,其封地涵盖丹原、丹阳、丹阴至江邮城,沿丹水两岸延展五十里的地域。此封地与扬国接壤,遂改名为太平郡,成为吴国北方的一道屏障。至于蜈蚣山以东的那片大泽,文武百官皆觉此地穷山恶水,太过荒僻,吴昊于册封大典之上都未曾好意思让人宣读。
清灵一心专注于修炼,仅在登基大典当日现身。
她全然不知百官之前商议赐予她的封号是 “太平”。
于大典之上听闻册封名号之时,不禁目瞪口呆,下意识地低头瞧了瞧自己,心中暗自思忖:老娘如今哪里平了。可事已至此,总不能在这大典之上要求更改封号吧。无奈之下,只得默默接受了这个封号。
登基大典圆满完成后,清灵便匆匆返回了蜈蚣山。
近些日子,她在山中觅得一处绝妙之地,因星辰之力的灌注,世间灵机盎然勃发,蜈蚣山的那处节点似有灵脉悄然生成,灵气丝丝缭绕。她欲凭借自身的风水堪舆知识,悉心感应灵脉孕育诞生的整个过程,以求体悟天地间的大道至理。
至于公主册封之后的诸多礼仪、府邸的营建、领地的发展规划等事务,统统交予吴昊去安排处置。兄长已然成长蜕变,不再是往昔那个只知冲锋陷阵、热衷砍杀的勇将,如今他必须学会治理国家、平衡各方利益。
部分新晋官员在开国大典上曾匆匆见过清灵一面,而后便再难寻其踪迹。
私下交流之际,才知晓吴国能有今日之局面,这位太平公主实乃居功至伟。那刮骨疗伤、奇袭江邮、黄袍加身、火牛冲营、开科取士、军功分田的传奇事迹,令一众大臣们由衷钦佩。
而那 “道德治贵族,无为治乡民” 的基本国策,更是让太华宗这等庞然大物转变支持对象,使得吴公得以顺利登上吴王之位。当真是位惊才绝艳的奇女子啊!
听闻太平公主芳华十七,这等年纪便有如此作为,实在令人心生向往。
只可惜大典之上她以面纱遮面,众人皆未能一睹佳人的真容。至于清灵曾经短发、面容黝黑、骑狗而行的过往经历,自是再无人提及,毕竟为官者需懂得为尊者讳!
而且百官更加赞赏太平公主知进退,助力吴王奠定基业之后,不惜背负恶名,出手处置老贵族,而后功成身退,隐居幕后,不贪慕权势,不骄矜自傲。这让百官新贵们打心底里钦佩不已,毕竟众人现今的高位厚赏,皆是源于老贵族的消亡。
吴妈妈与袁夫人亦抵达通州,正式被尊立为国母与王妃,此生可谓了无遗憾。
吴昊满心无奈,不明就里为何清灵近些日子总是避着自己。
他本想向清灵致谢,多谢她派人协助自己解决了越王以及一众老贵族的棘手难题。
那日刘昌明那位武道宗师携一干高手率先冲入王宫,他吴昊可是有所感应的,紧接着越王便自缢而亡。这替君分忧的手段真是贴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