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从1932年就开始大规模生产的T26,已经有了不少库存,即便是一个滨海集团军都能分配两个轻坦旅。
T26名为轻坦,实际接近11吨重。
放在苏德战场,的确是一炮报废一个,可若是面对小日本“高达”3.2吨的豆战车,还是能按在地上摩擦的。
这也是谢尔盖信心的来源,即便对方出动装甲部队拦截,他也不怕!
可拦截他的不是贴着膏药旗,只能作为机枪车使用的九四式超轻型坦克。
而是远超当前时代的,哪怕是走上错误道路,也依旧不能否认其战斗力的,二战后期工业巅峰之作——鼠式坦克。
这种巨无霸,整整有4个!
白远想的很明白。
以鼠式重达两百多吨,直逼三百的体格,无论是东北还是在远东,都是挪不动窝的结果。
那不如直接贴脸召唤,当炮台使用!
还有12辆48吨,装甲厚度超100毫米的鼠式青春版紧随其后,75毫米的主炮一样能对T26造成致命打击。
有步兵想拼命上前,换掉白远的坦克,可坦克上的机枪不是摆设,所有妄图上前的步兵全部变成了筛子。
而且白远的部队同样有能够初步做到步坦协同的步兵战士,想越过他们对坦克造成伤害,难如登天!
只是这样一来,随同坦克作战的战士们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伤亡。
归根结底还是白远手里的坦克数量不够多。
这是开战以来,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
战争不是童话故事,哪里有不死人的呢?
好在榴弹炮有不少。
这时候德造105毫米榴弹炮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将炮放平,配上穿甲弹,三到五公里范围内可以有效击穿T26这种薄皮的装甲。
而苏军的阵地上,由于坦克群被堵住,进退不得,根本没有地方大规模展开炮兵,对白远部队进行炮火还击。
少数能展开的火炮,的确给白远的部队造成了一些伤害,可也不过不痛不痒罢了。
现如今,整个77坦克旅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进是进不了的,退就要碾掉自家23师的步兵。
现在对于滨海集团军来说,最合适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弃车保帅。
让23师让开通路,把一整个步兵师打包送给白远,以换取77坦克旅撤退的空间和时间。
然而谢尔盖依旧还揣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犹犹豫豫之间已经错失了最佳撤离时间。
即便想撤退,也要留下大半的部队。
白远的司令部内,柳满楼接过一封封战报,有些沉不住气:“伤亡太大了,我真想让那群小鬼子去跟77坦克旅打!”
“身为将帅,既要做到爱兵如子,也要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命令既然已经下达,就不要因为伤亡而唯唯诺诺,命令部队,敌军一旦有撤退倾向,就立刻压上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