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离吴敌和徐秋云是白远亲自下的命令。
他又何尝不知自己正面临三方环伺。
可防御不是白远的性格。
战斗拖僵,然后生生变成血肉磨坊,把精锐的战士投入进去,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哪怕打出的战损再漂亮,可损失的优秀士兵也是实打实的。
所以不如主动出击。
就如山田乙三在寻觅时机,等待白远腹背受敌时再给予致命一击一样。
白远也是在抓时间差。
先把准备围攻他的一路军打崩、打废!
还是老战术,杀鸡儆猴,到时候估计能直接震慑掉一些心怀鬼胎的家伙。
至于谁来当这只鸡?
白远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北面。
属实因为北面是没什么天险,必须先把觊觎他的北方邻居打疼、打怕,尽量让他们以后不敢再来骚扰自己才行。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点缀着些光秃秃的沙漠。
一个师撒进去就像在湖泊里滴入一滴水,泛不起丝毫涟漪。
尤其是地形同质化严重,没啥地标,即便是从小长大的本地人,也会有个别的迷失方向。
但白远不怕,解锁了小地图的他,只需要部队通讯畅通,就能当远程向导。
直接告诉部队按当前行进方向往左还是往右就可以了。
当然,由于小地图没法看的太细,像是机枪阵地左移10米这种“高精尖”级别的细节指挥他是别想了。
战争的阴云笼罩察绥地区,长城集团军的参谋部开始高效运作。
由于白远的参谋们相当出色,并且基本不会出现因公废私、把个人情绪代入到指挥作战中这些情况,所以集团军是直接指挥到师的。
这其实没毛病,即便是到了方面军级别,有些个人能力极强的指挥官也会越过军级单位,直接指挥师。
例如某位畏风战神。
军级单位只作为补充,在执行具体任务时才会编成。
根据这种模式,参谋部最近发布了新的军衔规则。
(这也是迫于无奈,无论是日方还是国府方面,都没有给他更高级别军衔的打算,那他只能自己玩了)
师级以下的军衔体系与国府相同。
常规师的师长和第一副师长为正师级,军衔少将。
集团军参谋长和常规副司令为副集团军级,军衔中将,集团军副司令由大编制师的师长兼任,例如现在的骑一师。
集团军司令和第一副司令为正集团军级,军衔上将。
往后部队规模如果再扩大的话,将会增设大将和元帅军衔。
正方面军或正集团军群级,军衔大将。
大战区级,如东亚战区、远东战区、东南亚战区这种级别的最高指挥官,军衔元帅。
目前白远手里还是一个集团军,所以他给自己定了个上将。
而身为集团军第一副司令的左丘却拒绝加上将衔,原因是他认为自己身为下属,不能和白远同级,所以依旧是中将。
集团军参谋长柳满楼为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