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 > 第115章 强化军备草案

第115章 强化军备草案

四个国策分别是:

1.【建设国家高速公路】——四个省的基础设施被提高到最高等级。

2.【自给自足的努力】——在一个省添加一座民用工厂(增添工厂自动开槽);四个省分别增加一个建筑槽位。

3.【加速军备重整】——加两座军用工厂。

4.【集中军备重整】——加四座军用工厂。

期间白远还卡了一手时间差。

决议里有项常驻决议,名叫【区域工业整合】。

可以在某个省的基础设施最高等级,并且所有槽位占满后,花费一百政治点数再开一个槽位。

白远卡在【自给自足的努力】完成前,连开4个槽位,代价就是政治点数也见底了。

不过这样一来,空闲的建筑槽位合计来到了八个。

以他现在的科研和政策加成,加上最高等级基建,再辅以90%建筑加速卡,十天就能建一座军用工厂,几十天就能把这些建筑槽位占满。

而即便是【90%建筑加速卡】也不过两万银元一张罢了,对现在的白远来说洒洒水而已。

“大概十二月中旬,【集中军备重整】就能研究完,配合科研和国策里对最大工厂数的加成……等过完除夕,我将拥有25军工5民工,已经可以称为小战争机器了!”

“新的国策就点【建造黄河大坝】吧!”

【建造黄河大坝(70日)】:河套地区+2民工,河套地区最大工厂数+15%,当地建造速度+15%。

关于25座军工,白远都已经规划好了用途。

原来的11座军工,维持6枪2炮2防空1支援的数量不动。

新的14座军工,6座厂拿来生产战斗机,3座厂生产攻击机(也就是近地支援机),4座厂生产坦克,最后1座加在支援装备上。

支援装备实在是太重要了,四个字看起来不是很起眼,但放在现实里都是实用的好宝贝,能大大增加部队的战斗力。

生产的各武器型号:

·战斗机型号为Bf 109D,每个月产出25架。

该型号虽然没有E版那么强劲,可出色的性能让他足以制霸东亚战场。

其搭载奔驰发动机,最大速度516公里/小时,装备两架7.92毫米机枪,1门20毫米机炮,缺点是航程只有660公里……这也是没办法,毕竟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应对欧陆战争中的短程高空作战。

不过在不打太平洋战争的前提下,这个缺点就压根算不上缺点了,最起码白远很满意。

即便对比零式也只是稍微逊色而已,搭配上精锐飞行员,谁输谁赢其实不好说。

然而零式战斗机是四十年代的产物,这三四年时间,世界航空业蓬勃发展,拿此时的Bf 109去对比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

最重要的是……

“以我十天一座军工厂的速度……我衷心的祝愿小日子能活到1940年吧……”

·生产的支援机型号为Ju 87,即大名鼎鼎的“斯图卡”,产量为每个月10架。

这是一款俯冲轰炸机,主要作用是支援步兵,最大速度380公里/小时,航程500-800公里,最大挂载1800公斤(通常挂载不超过500公斤),装备一挺7.92毫米机枪以作防御。

这款飞机为第三帝国闪电战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它自身的也是“威名远扬”。

两款飞机,涵盖战斗机和支援机,再加上一个Do 17轰炸机组成的“海东青轰炸机联队”,这股空军力量绝对能在开战后把小日子揍得哭爹喊娘!

·坦克依旧是二号坦克,与系统之前给的坦克型号一致,产量为每个月70辆。

由于系统的给力,察绥二省的基建程度在几个月内迅速飙升,但彼时全国的基建情况仍不容乐观,二号坦克已经比较极限了,并且拿来打小日本绰绰有余,其余的等打完小日本再说吧。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科技树上。

现在的装甲科技,中型坦克只能生产间战期的型号,论实战还不如二号坦克,造价却贵了接近一倍,十分不划算。

·支援装备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