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师傅和貌美如花徒弟们 > 第20章 初踏社会

第20章 初踏社会

乜振兴1977年10月参加高考,12月份才收到录取通知。开学已经是1978年春节过后,因此,乜振兴报到参加工作,就是1981年9月。

乜振兴没有考研究生,分配到汉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叫农科站或农科所。因为这个单位前身就是农科站,后更名农科所,前年才更改称汉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院下设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畜牧技术推广所、渔业养殖所、还有办公室、工资人事科等等一些科室。科室所虽然是一个单位,但只有集体学习和排队领个工资时,大家才见面,平时科所各自安排工作。

实质上就是多个单位汇集在一个院子,各干各的事。这个单位面积不小有300多亩面积。有水田、模拟山地、塑料种植大棚、菜地、养殖房舍、塘库等组成,完全像一个多种经营的生产队。刚到单位时,乜振兴还有些失望:单位和农村有什么区别?每天不是下田看庄稼,就是观测记录。随着时间推移,他明白这里的农活是由附近农村农副工、季节临时工完成,他们只进行科学实验和记录观测等一些工作,指导农副工进行生产与实验。他们是名副其实科研人员。

乜振兴分配在水稻研究所,他看看自己从学校带回来书本,整整齐齐码在书架上,土壤学,种子胚胎学等等。他学的专业与水稻密不可分,仔细想想,他所学的专业又和水稻没有关系。他的工资还不错,每月42.5元,他们所长是农校毕业的中专生,工资比他还少几块钱。所长的助理原来是一个乡的农技员,初中毕业。研究所大部分人是中专和高中毕业生。中老年居多,年轻人只有四五个人。乜振兴有些失望和尴尬:研究所里只有他一名大学生。三四个中专生,其余都是从村镇农技员选派来的土专家。一听说胚胎和土壤、水质这些新名词感到好奇。甚至还问:种子怀胎在哪这样可笑问题。所长是标准的农民儿子,农副工干的活他都承担,地地道道的农民。

农科院有办公大楼,实验楼,综合楼,职工宿舍,图书资料馆,化验室等等。看得出是刚刚修建。建筑非常考究前卫。职工宿舍一栋三层老房,青砖青瓦。一栋新的白墙红瓦。老职工们居住在老旧宿舍楼里。乜振兴被分配在新宿舍楼。新宿舍楼有厨房,会客厅,宿舍和办公室。这样,他就可以不到集体办公室去。只需在自己家里办公搞科研。比所长居住条件还好。

所长是一个个儿不高瘦老头,其实还不到40岁,对人温和谦逊。对他以老师相称。

乜振兴媳妇来单位看他,所长直笑不说话。

乜振兴老婆对老公悄悄说,四年大学没有白上,这么高级的地方,上班玩似的,工资还高,比我们镇长工资都高。这是乜家祖上八辈子积德来的。

老婆脸一沉又说:孩子在村小学上一年级,学习一塌糊涂。村小学他在那里教过书,知道那里情况,便下定决心要把孩子转到集镇去上学,但集镇距离家里太远。距离她们单位更远。唯一途径是到汉山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上学。他询问了所长情况,所长告诉他,他们单位本是在当地集镇小学上学的,市教育局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安心工作,特许他们单位职工到汉山师范学院附属学校上学。这是汉山市最好的小学。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欣喜若狂。但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媳妇是农村户口,孩子的户口随媳妇,他的户口在研究院集体户上,而按当时政策,孩子的户口还不能迁移到他的名下,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到汉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上学。

他很苦恼和郁闷,自己在农科院工作,子女不能随农科院孩子上学。突然一天,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在农科院大门外撒泼叫骂。大家都不理会,乜振兴看到这女人可怜,而且这样撒泼在大门口叫骂,也影响单位名誉,就去门外劝解,不劝便罢,一劝妇女骂的更加厉害,而且提起男人名字撒泼大骂。他听到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是渔业养殖所副所长。从骂声中他明白,副所长为了让孩子进城读书,和媳妇假离婚后把孩子判归副所长。孩子户口迁移到副所长名下,这才到附属小学就读。但假离婚后,副所长竟然和单位中专生恋爱结婚。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欺骗了农村妻子。所以不时来大骂大哭,单位人习以为常。

这件事让乜振兴深思了几天,他回家把这件事讲给妻子听,妻子听后深思起来。

乜振兴回到家,看着老婆让孩子跪着打骂,怎么能让孩子下跪呢?他把孩子书包和作业翻出来看看,简直气的七窍生烟。孩子学习一塌糊涂。不要说一年级水平,学前班水平都不够,这样下去乜家后继无人。难怪农村学校孩子考上大学和中专,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农村学校孩子学习不好,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村办学校偏僻,道路崎岖,生活艰苦,师范学院毕业生不愿去,去了不安心教学,部分老师还是中学毕业生,老师吃油盐,米面都困难,需要去集镇人挑肩扛,孩子们迟钝,动不动旷课,迟到早退家常便饭。一年半载不去学校,在家帮父母干农活,早早定下娃娃亲,让孩子无心上学,过早的在家寻猪草,放牛,放羊,做家务,做饭。把孩子的前程和学习耽误了。许多爷爷奶奶甚至于父母连字都不识,或者文化水平很低,这样怎样能够教育好孩子。

乜振兴大学四年没有在家,没有机会和时间顾及孩子,现在孩子已经进入小学。他已经参加工作,条件突飞猛进的好转。他必须要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按目前现状,他只能接受现实:到村办学校读完小学,然后到镇上住校读初中,然后读高中,最后最命运是返乡和母亲参加劳动,生儿育女。这个结果不是乜四仁理想憧憬的生活。他这一代已经从学习中有了收益,改变了自己命运,他还要改变贫困山区丘陵地区人的命运,使农业科技专业知识服务于农业,为农业的技术推广当好排头兵。

农业科学院名誉上是研究单位,实质上是为农村服务,推广与普及农业科技,让科技服务农民,惠及农村,让农业丰收,彻底改变目前农业落后面貌,让农民富裕起来,农民收入高了就会过上好日子,这是他的愿望和目标。

一天,乜振兴正和所长闲聊,所长一直把他叫乜老师,他很认真的给所长说,你玩笑了,你是所长我们的前辈,怎么叫我老师?所长很认真的说:你学问高,我知道你有考研究生的愿望和水平,家庭条件把你耽误了,你在这里边工作边复习,然后考研究生,水稻研究所迟早是你们有知识高水平人的天下。

就在这时,乜振兴老婆来了,所长笑笑挥挥手,让他去自己宿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