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师傅和貌美如花徒弟们 > 第27章 多重打击

第27章 多重打击

王芳舒丢失,在南关街区掀起波浪。

王芳舒丢失后,王珂母亲撕心裂肺四处寻找,没有任何信息便报了案。派出所挨家挨户询问现场蛛丝马迹,破获这起拐卖儿童重大案件,因为当天不仅丢失了王芳舒女孩,同时还丢失了一名男孩儿。街坊传说四起:有人说那个卖甘蔗的就是人贩子主犯,他和王珂发小朋友勾结制造了那起案件,顺利拐跑了两名幼童卖掉。有人说王珂发小朋友就是人贩子。一时间大家心惊肉跳,各种流言蜚语不断,家家户户都把孩子看管的严严实实。

王珂母亲仔细回忆她放下孩子,叮咛不要乱动,到发现孩子丢失,前后只有几分钟时间,几分钟内怎么可能在南关街区范围内,孩子无踪无影消失不见了?而且一同消失了两个孩子,怎么可能?

王珂母亲一直责怪自己粗心大意,没有看管好把孩子丢失。王芳舒年龄两岁多一点,天真可爱,记忆力超强,只要看过的东西都有记忆。王

李萍儿教她学背古诗词,孩子都记下背过,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许多字还不能发出准确读音,让街坊十分吃惊。这样记忆异常孩子难得少见。

他们想,这样聪明伶俐的孩子,就是到了外地也会记得南关街区、街坊邻居的人和事。假若在汉山市区,也会自己找回来的。当天夜里确认没有王芳舒信息,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地,把两个孩子照片、协查通报贴了出去,确保孩子出不了市区。在汉山境内范围,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协查通报。信息迅速传递,找回孩子的希望还是有的。

王珂母亲、李萍儿和母亲,分头四处寻找,一直到深夜还没有回家。

王珂也从省上培训班回到汉山市,加入到寻找孩子行列。

半个月后,孩子像人间蒸发一样没有任何信息。这让大家不明白了,两个孩子照片和协查通报到处张贴。甚至连汉江各渡口都贴上了协查通报,依然没有任何信息。一个月以后,大家都精疲力尽,把寻找孩子的事情搁置起来。大家想,国家寻找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比我们自己寻找信息来的快来的多,可以说天罗地网。

王珂母亲精神有些失常,动不动叫喊着王芳舒名字,在汉江河的支流镰水河旁呼唤孩子名儿,喃喃自语。由于两天没有吃喝,身体虚脱,精神恍惚,从镰水河坡坎滚下,溺水而亡,从镰水河冲到汉江河里,大家这才发现尸体。许多人谣传说,王珂母亲是有人从高坎上推下溺水而亡的,这个谣传没有得到证实,仅仅谣传而已。

李萍儿身体极差,难以胜任工作,便给单位请假回家休息,大家都同情李萍儿遭遇,担忧她身体状况。李萍儿母亲每天以泪洗面,认为平时都是两老人轮换照看孩子,偏偏那一天他没有过去照看孩子,她认为孩子的丢失,与自己没去照看有直接关系。

一家人陷入痛苦和自责中。一个阶段后,母亲告诉李萍儿说,你去上班吧,我退休在家没事儿,我每天拿上干粮和水,慢慢寻找,一定要把王芳舒找回来,找不回芳舒我死不瞑目。

李萍儿看着母亲瘦弱病态身躯,安慰母亲说,孩子会找到的,国家花那么大力气,街坊邻居四下都在打听,一定会找到的。要不我和王珂再生一个吧?这对母亲是极大安慰。

李萍儿和王珂协商,他们再要一个孩子,以此来平复丢失孩子痛苦心灵,平复愤怒与解不开的结。

屋漏偏逢下大雨。王珂没有考取正式工,有人告发王珂有前科,而自来水公司是关乎民生的特殊行业与单位,有前科就有隐患,不但没有考上正式工,连临时维修工也被解聘。

王珂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经历过风雨和打击,默默把泪水咽下。筹划着再要一个孩子之后,今后生活怎么办。

半年以后,李萍儿如愿怀孕。但按当时政策,在孩子没有找回来之前,她家户口上依然有孩子的名字,还不能从户口本上销户,不能算孩子死亡。再怀孕生育就是二胎生育。单位妇女轮番来人给李萍儿做工作。李萍儿根本没有理会,给哥哥写信到那里躲藏起来,准备生产后再回汉山。

王珂支持这个想法,现在面临母亲溺亡,没有了退休金。他自己没有工作,李萍儿外出躲避怀孕准备生育,单位暂时停发了工资,他的生活出现危机。一旦李萍儿生育,还应该每月给寄去生活费,现在自己吃饭都没有着落,怎样办呐的。王珂苦苦思索,心里焦虑难过。

李萍儿偷偷去哥哥那待产走后,王珂身无分文。家里实在没有吃的,王珂便到农村去。农村收完红薯,地里有遗留小红薯蛋儿,烂红薯片捡一些,数量不多,已经足够王珂一天生活。在小寨村里,他发现村里人把收获的红薯大部分打成泥浆状,然后制作成红薯淀粉。红薯淀粉可是好东西,便于保存,价值极高。一天,王珂走路太多又饥饿,晕倒路边,碰巧被乜四仁大嫂看见,给吃了一碗红薯粉皮儿,酸辣爽口,红润发亮,清爽适口。王珂从来没有吃过这种粉皮,可能是饥饿原因,可能这种粉皮确实味美。他认为这是一生中最好吃的饭食了。王珂是一个要强的人,但这一天王珂给大嫂跪下叩谢,诉说了自己遭遇和近况。大嫂听着流泪劝解,让他要坚持活下来。大嫂说,现在农村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家里有粮食,供你一个人生活没有问题。王珂记下大嫂的话,就送给王珂一些红薯粉,让回家做凉粉,粉皮都行,管饱经饿。

乜四仁大嫂大哥家里有十多亩薄地,大量种植红薯,自己吃不完,就磨成了泥浆制作淀粉。一年要制作100多斤,平时农闲,家人聚集,大嫂便蒸做粉皮,全家人其乐融融。大嫂蒸做的粉皮薄如蝉翼,透亮红润,加上大嫂独特油泼辣子,在全村是出了名的好吃。

王珂回家左思右想。看看家里也没有什么。他准备一些东西去感谢大嫂大哥,看来想去,在阁楼里发现爷爷从前收拾的饼茶,已经存放十多年了,都有些霉变了。看看可能已经坏了。但拿出来看看,用薄纸封装包的好好的,茶香浓厚。虽然有些生虫,但里面的茶味十足。家里实在没有值钱东西感谢救命之恩,虽然那是一碗粉皮,是他终生难忘的粉皮。

饼茶大约5斤左右。抛去上面灰尘整理一番,他看大哥喜欢喝茶,大搪瓷缸半缸都是茶叶。乡下人苦累,喝茶提神。这是家里唯一能够拿出手的礼物了。王珂拿上饼茶,来到大哥大嫂家,然后要去地里捡红薯。

大哥说,家里粮食有的是,回家拿些回去就是了。

大哥打开饼茶别一小块泡上,满屋子都是茶味芳香。大哥知道这是好茶,自己喝了糟践了,包好放那,二弟是个讲究人,他喝这茶才相配。

大哥大嫂实在感激王珂,这么远还记得一碗粉皮专程上门致谢,就又蒸做粉皮招待。

王珂好奇,让大嫂教自己粉皮制作,大嫂笑笑:哪有大男人做粉皮的,想吃了来乡下我给你做。二弟四弟逢年过节回家,都是我给做的。

王珂走时,不但送了米,还给了一小袋红薯淀粉带上。

王珂想到农村人实在好客,还送这么贵重物品,王珂特别感谢。王珂回来想制作粉皮,但需要专门粉皮锅儿,就是平平的薄铁皮盘,有两提手环儿。

他在家里找出仅有的钱,去建国路市场购买了粉皮锅,一对两个。

专用粉皮锅买回来,原来这东西确实有技术含量,怎么也弄不好,看着大嫂轻松自如,自己操作不是那回事了,好在都已经蒸熟,吃饱肚子就可以。

王珂怕糟践了这么好红薯粉,再到乡下去询问大嫂制作方法。大嫂很喜欢王珂,虽然是城市娃不耻下问,到农村来询问粉皮制作方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