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振兴和女孩吃饭如坐针毡。他和女孩保持一定的距离交谈。因为乜振兴现在正处风口浪尖,三位老干部反映他生活作风问题,这个时候再也不能肆意妄为,把群众当瞎子,傻子,聋子对待,他要处处规范自己行为,树立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完美自己的姿态。
他有意出现在公众面前,让流言蜚语不攻自破。他要落落大方,和蔼亲切的对待每一个人。原来走在街上,大家主动招待他,他只用鼻子哼一哼,而现在他走在街上,主动和群众打招呼。
两个小时以后,信访局长及时用公用电话给他回了电话,已经与办公室主任回合。
乜振兴明确指示:“一定要对三位同志礼貌客气,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到大县,只要回到大县,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一切话都好说。”
同时,他还告诉信访局长:“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目的是要把人带回来。”
信访局长明白乜振兴的意思,便及时和办公室主任进行了沟通。
随后,信访局长亲自领着三位信访老干部在饭店里吃了饭。出饭店的时候,信访局长亲自把三位信访干部的行李和东西全部扛上,自己累的气喘吁吁。
三位信访干部看着局长如此的重视,饭后还领到一个地方喝茶。在喝茶的时候,信访局长用茶楼电话,让三位信访干部一一和乜振兴通过电话。
乜振兴很诚恳的向老同志慰问,让他们回来以后,一切问题都好解决,都好说。让他们一定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同时还告诉他们,你们没有去过北京的话,可以让信访局长陪同在北京玩玩,领着去故宫,颐和园,天坛这些景区逛一逛看一看。
三位上信老干部当场流了泪,对乜振兴表达忠心:他们是受别人的鼓惑,轻信谣言,他们要及时回来接受领导对他们的处分和教导。乜振兴说:“信访是你们的权利,我怎么会处分你们呢?有什么事情,你们直接到我办公室来谈就是了,你们也可以面对面给信访局长反映问题。”
三位上访老干部接过乜振兴电话之后,当着信访局长的面,把所有包包全部打开,掏出他们的信访件,当着信访局长的面,全部撕得粉碎,并表示他们要立刻回去。
信访局长没有来过北京,他是这次大调整的时候,从乡镇刚刚调整回来的,一直向往期盼北京,他一听乜振兴允许他们在北京逛一逛,知道这种情况花再多的钱,回来财政上也会如数报销。便领着三位上访老干部在北京逛了一周,三位老同志眼界大开,豁然开朗,一周之后心满意足,这才坐火车回到大县。
回来当天,乜振兴亲自招待信访局长和三位信访老干部,三位司机和办公室主任吃饭洗尘,召开了三位信老干部首长,三位信访老干部小型座谈会。座谈会上,上访老干部痛哭流涕,说是受了别人的蛊惑,听信了谣言,他们一时冲动犯下了大错。
三位信访老干部明白,越级上访是不允许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弄不好处分是轻的,有可能丢掉饭碗也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反映主要领导人问题。
他们看着乜振兴所作所为,认为肯定是冤枉乜振兴了。
按照规定,越级上访是要到信访局培训班学习半个月,然后根据各自的表现让家属领回家。
乜振兴表态:“我们一块去培训班学习,培训班就一天时间吧,老同志身体也不好,一天之后,让回家好好休息。”
乜振兴平时极少接触信访工作,从来没有去过信访部门训班中心那个地方,他想自己陪着老同志。听许多人说,凡是到信访培训中心半个月之后出来,便再也不敢进去那个地方,他弄不明白,难道法信访制培训班比看守所还恐怖可怕吗?
他要亲自陪三位同志去,而且要和三位同志住一晚上,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样,用实际行动感化三位老干部。也是对自己工作和人品的宣传,这样一切问题不攻自破,让三位老干部自证实自己的错误和冲动。乜振兴也想真心实意的听听,究竟这个幕后推手和蛊惑人心的人究竟是谁。
乜振兴坐着信访局的面包车一同到了信访培训中心,当天晚上,培训中心生活进行了彻底的改善,不但邀请了机关小灶上的厨师给他们做饭,信访局长专门把自己半斤好茶叶带上。
乜振兴这一次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听讲了信访条例与规范,和三位上访老干部听了讲座,认真做了笔记,最后,还给所有上访人员讲了话:首先要求,任何问题必须由村,镇,县逐级反映,自己认为确实所在村,镇、县三级都不能解决,或者解决不公,有权利到市上进行信访,但所有信访案件都要控制在村镇县市四级,同时他也鼓励大家给监督干部行为。其次宣布,不管参加培训的同志还有多少天学习没有完成,一律解除培训。
大县信访局对乜振兴这次的活动和要求,还专门写了一期内部参考调研报告。市级领导亲自批示,要将大县信访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并在汉山日报大力宣传。而且特别推崇的是,县上主要领导进信访培训班,同吃住同学习,接受培训这一方式推广到新任干部中,提出每一名新任干部,必须到信访局见习三个月工作时间。让大家了解信访的程序,了解上访同志的诉求,培养他们耐心对待信访人员的信心和决心。
乜振兴不但完美的解除了自己的危机,而且还成为全市的典型,甚至省级的日报还在第三版《信访窗口》栏目介绍了大县对待信访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大县认真对待信访工作。让上访老干部满意,群众信服。
乜振兴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化解了自己的危机,同时,还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乜振兴大刀阔斧的在大县开展了一次整顿工作作风活动。整顿活动用半年时间,让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制定了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以及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整顿的主题是:杜绝大吃大喝风,防止懒政思想,认真对待信访案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狠杀工作作风漂浮,对违纪违规干部,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拉下来,普通干部可以顶格处理,直至开除。
机关干部如履薄冰,忧心忡忡,老百姓却称快称好,认为乜振兴这一次要动真格的了。
把一切工作安排妥帖,轰轰烈烈活动开展着,乜振兴解除了自己的危机,自己的工作心中有了底。
乜振兴突然想到了王萍,王萍说在下一周要把钱给他送去,可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乎一个月,王萍并没有来电话,由于工作的繁忙忽视了王萍的事情。
他得知王萍的平安,买房那事拖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半年都不是大事。
王萍还是理解乜振兴的,她知道乜振兴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便悄无声息,甚至连电话都没有给他打。
乜振兴突然把办公室主任叫过来说:“今天你回我家里去整理整理。我需要用一些钱。”
办公室主任大眼瞪小眼说:“你家里已经没有钱了。”乜振兴恐慌起来:“怎么会没钱了?”
“你出国时候换了6000元外币,考察的时候又花了接近两万。这就四五万元。这次上北京的时候,2万块钱我全部带上了,他们游山玩水全部花完了。”
乜振兴说:“还有和王珂打牌的四五万嘛。”
办公室主任知道打牌赢了四五万元,他说的这四五万元指的是他们两个人打牌的总收入,实际上这四五万元还有她一半,因为另一半是她赢的。现在乜振兴要把她赢的钱也要算在自己的身上。
办公室主任不得不承认:”那四五万元我拿去让丈夫进货做生意了。”最近因为不允许吃喝,她进货的酒全部积压,十多万元的酒钱全部堆在了库房,乜振兴现在不喝红酒了,这一批酒肯定是销售不出去了。
乜振兴重重的坐下,挥手让她出去。
乜振兴明白这下完了,因为王萍让他至少拿出10万元,他原来以为家里有六七万元,自己再凑一凑,让办公室主任给想想办法,这样10万元便够了,现在一听,不但自己六七万元钱搞得一干二净,办公室主任还把他打麻将赢的四五万挪用了,让丈夫拿去买了红酒,现在谁敢出去喝酒,特别是红酒。
10万块钱对乜振兴来说,确实是个天文数字,他正在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在整风活动的半年当中,他必须如履薄冰,谨慎办事,不能给任何人留下口舌,最近正在自己公示阶段,他要夹着尾巴做人。每天在灶上吃饭,吃过饭便自己走路回到家,回到家后换一身衣服。晚上偷偷摸摸来到王珂的茶楼里喝茶,还需要戴眼镜伪装,王珂的公司是外来的建筑公司,王珂在大县并不熟悉,加持王珂的公司比较隐蔽,前面是一个大院,大院进去以后,放有各种建筑设备和车辆,后面深处才是办公房间,办公与住房小三层楼房,一楼有装修奢侈豪华的餐厅和电动麻将室,办公房后面又是一个小小的原落唱,停放着推土机,挖掘机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王珂的公司是最为隐蔽和安全地方,而且王珂在大县没有熟人和朋友,他与大县的交际是一个断层,因此他知只能去王珂那里去。
一天,乜振兴正在王珂茶室喝着宋氏点茶。突然就接到了王萍的电话,王萍知道他已经正式公示,首先很客气的祝贺他,然后顺便提醒他,省城购买房子的事,准备的购房钱怎么样了?
乜振兴再次被钱的事困惑和为难。王萍很客气的说:“我知道你最近如履薄冰。踏踏实实在大县做一点事情,让老百姓放心和对你有一个好的评价,这个期间不能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王萍很是理解:“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忘了购房这件事情。”
乜振兴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