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一小读书,他听说过有两人,都是领导的子弟。他不明白高新一小是按职位高低,还是学习拔尖,引人注目,达到神童的程度才能在这里读书,一个傻子,一年出五六万,能培养出尖子学生?
他想象,王芳舒在写作这一方面,是神童级表现,王芳舒仅仅13岁时,就已经写出了优秀作品。高新一小,是一个让人羡慕而难得高贵的学校。
他听别人讲,上了高新一小的学生,还不一定顺利就读高新一中,那是因为依然要进行考试,而高新一中是真真正正的拔尖学生。
他仔细想想,自己与李萍儿和王芳舒并没有任何血缘和亲属关系,但这两人又和他不可割舍。
他们能够相知相认,最后发展到现在的牵肠挂肚,他认为对他们两人的牵肠挂肚完全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又不是亲情式的缘分,仅仅相知和识而已。
乜四仁再次从回忆中想到,自己的二哥为什么会在高新一小附近,他现在对自己的哥哥非常疏远,甚至半年没有见面,他也没有收到过哥哥的信息和电话,同时,他也没有给哥哥打过电话,甚至还没有到过哥哥的办公室去过。
乜四仁昏昏欲睡,进入梦乡:乜四仁梦见自己回到汉山市,去二哥的办公室找他,他想知道二哥为什么会在高新一小附近。当他来到二哥的办公室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他四处寻找线索,最后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四,我知道你会来找我。我在高新一小等你。”
乜四仁心里一阵疑惑,但还是按照纸条上的指示前往高新一小。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二哥。二哥看起来很疲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二哥告诉乜四仁,他之所以在高新一小附近,是因为他的孩子在那里读书。他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想尽办法让孩子进入了高新一小。但是,孩子的成绩并不理想,无法顺利升入高新一中。二哥想请求乜四仁帮忙,看看能否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乜四仁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意识到,即使是亲如兄弟,也有着各自的困难和烦恼。他决定尽力帮助二哥,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甚至于不知道哥哥。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但哥哥曾经给过他一张名片,已经是一年前的名片了,现在他的寻呼机号码似乎变了,是不是有了手机他不得而知。
梦还没有结束,司机叫醒自己,说吃饭时间了。
吃过饭,肯定要夜行回汉山市了。
他想,这次回家一定要去见一见二哥,二哥搬了新家,虽然岳母和东舒雅去家里吃了饭,但他没有去过。
东舒雅回来说,二哥家里装潢的金碧辉煌,像宫殿一样富丽堂皇,他想,那是哥哥的荣耀和努力的结果。二哥一直想活得比任何人都高贵,但二哥在这一方面过于追求完美和高档。
东舒雅告诉他说:“现在二哥二嫂已经苍老了许多,有了斑白的头发,孩子的个头已经快和他母亲齐头了,他想孩子现在应该上高中了。”
高中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个儿高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二哥的个子就很高挑而魁梧。
二哥为此奋斗和向往的目标,就是比任何人过得好,比任何人追求高远,有着鸿鹄之志,二哥的这种志向,在他们三兄弟当中尤为突出,他现在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向往的职务和一展才华的平台。现在,他也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和安稳舒适的家庭。
乜四仁又担忧自己的单位:现在的电站已经有50多退休职工,单位在职干部工人已经200多人。只有两台机组几万千瓦发电量,水力发电受季节的限制和水力大小的影响,现在养活着近300人职工,已经显得有些吃力而不足。他们现在的工资虽然涨了两级,但新长的工资并没有发。单位已经开始搞综合经营,分离出来了20多人,同时准备把退休费用交给社会保险。这样单位的工资就会大大减轻压力。
但把退休的人员交到社保上去,需要单位补交一大笔社保资金,这一大笔社保资金极其难以筹集,站长多次说过,让乜四仁去见见自己的二哥乜振兴,让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但他总是推脱说:“二哥现在管城建方面工作的,跨行说话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次乜四仁要见一见二哥,看看二哥还能不能记起他这个弟弟。假设他对自己的态度好,他可以顺便说一说,能不能和水利部门协调一下,把单位上的退休职工社保资金减部分,想想办法解决一下。
同时,现在开始实行中专和大学自主选择就业,中专毕业的孩子,和社会青年得不到分配,不要四处找人由领导签字安排进汉山电站,现在汉山电站的压力很大,上边劳动人事部门把分配通知交到单位,单位无权利拒绝,接受又养活不起。
这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和关系活动而来,单位领导也知道为了得工作极其的不易,不敢管。
正想着二哥,就收到二哥的信息。
二哥亲自给乜四仁发信息,这还是第一次,会是什么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