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师傅和貌美如花徒弟们 > 第75章 火爆房产

第75章 火爆房产

自从王珂在汉山市开发住宅小区之后,在汉山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火爆房地产开发新潮。

以前,老百姓都住着弄堂和筒子楼。就一个四四方方几十平方米的小天井,四周住着密密麻麻的十几户人家。房屋大的人家也就两个卧室,一个堂屋,在空闲地方搭一个厨房。这在当时的汉山市老居民中,算条件最为好,条件不好的,一间卧室里面,中间用布拉链隔开两张床,父母住一张床,儿子或女儿住一张床,外面一个小小的客厅,门口房檐下便是厨房,平时大家乘凉和说话,都坐在小小的天井里,热闹而祥和。

单位上居民,大家都住在筒子楼里,中间一个过道。条件好的,人口多的,有两间房子,一间房子放两张床,另外一间,安一张床,还要放一对沙发。单位上一般领导和人口多的才能享受这样的条件。大部分住户便是后边把两张床,中间有一个小小桌子让孩子学习。过道里便是锅碗瓢盆交响曲,煮饭的时候乌烟瘴气,甚至于盐,醋都在混用。孩子们更是热闹,看见谁家煮了肉有好吃的,便拿上小碗伸手去要,旁边的大人总是笑着给满满一碗饭。大家认为,这才是人间的烟火味儿。

不知怎么,大家都不满足这样的住房,单位上纷纷修起了家属院,家属院面积最小的单身房二三十平方米,最大的也就五六十平方米,当时条件住五六十平方米已经是老职工和五六个人的家庭,才能住上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随着时间推移,有了房改政策,房改政策就是把原来住在单位公房、筒子楼以及单位家属楼,按照当时的政策过户到个人名下,并且颁发房改房产权证。也就是说,把公有制的房子过渡为私有住房,房主按照实际情况,一次性缴纳购房款。但钱并不是交给原来的单位,而是将钱交到单位房改专户上。这些钱主要用于旧房维护维修以及单位新建家属院使用。当时的房改房相对便宜,一般50多平方米房子,三千七八元便可过户到个人的名下。房改房的最大优势就是,建房时土地依然属于单位公有,个人只拥有房屋的居住权利。所以,房改房在正式交易和购买的时候,还要计算上土地面积的资金,然后将土地面积资金缴纳到单位房改专户上。但现实是,大家都私下交易,把三五千元的房改房,五六万卖出,就相当于把单位土地一并卖给私人,并装进了腰包里。房改房购买的时候,一般要经过单位的同意,单位许可才能出售。许多单位规定出售房屋,必须是单位内部职工,本单位正式职工,这样就不存在土地出让金,一般都是以原价出售。这样就不存在土地折价和把国有土地面积出售装入个人腰包的问题。

王珂开发的住宅小区售价为每平方米480元,这样下来一套就是三四万元。他建设住宅面积最小的50多平方米,最大的有110平方米,净居住面积也就九十多平方米。这在当时来说,简直就是海阔天空。房子售价达到每平方米480元,在汉山市开了先例。

说来奇怪,这么贵的房子,竟然买的一套不剩。

乜振兴居住的房子为130多平方米,因为两套60多平方米房子,打通合为一套房间。将另外一套厨房装修成为书房,显得洋气,通风,采光视野极其的开阔。

当时的住房讲究金三,银四,就是最好的楼层为三楼,次之便是四楼。一楼和顶层是要折价出售。因为一楼有蚊虫和噪音的影响,加之容易出现下水道堵塞的困惑。顶楼冬天冷。夏天奇热无比,而且有漏水的风险。

当时建房隔热层只有30公分高水泥板隔热,夏季暴晒这样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当时房屋几乎不装修,家庭条件好的把地上水泥改铺为地板砖,家庭条件差的在水泥地面刷上油漆,给人以色彩斑斓的感觉。普通家庭使用灯泡和普通吊扇即可。乜振兴新家不同,他们还用木板对四周吊了顶,装着射灯。自然吊扇是拆除了,客厅里装了大大的空调。当时的三匹柜落地式空调要多元一台。那效果是普通人难以享受到的。电灯也是拆除装了吸顶灯,而且墙面用乳胶漆喷涂。还刷上不同的颜色,客厅里刷上淡绿青色,卧室内则是温馨的嫩红色。卫生间和厨房自然是贴着墙砖,而且墙砖一直贴到了房顶。这在当时就算富丽堂皇,最高档的装修房屋了。

公房改私房之后,大家知道房屋也可以自己拥有。许多农村人听说城里可以拥有住房,那才是一件新鲜的事儿,我们农村人出生就拥有自己的房屋。

城市居民抢先下海,做生意的有钱人,开始蠢蠢欲动,感觉自己的四合院,筒子楼已经远远落后,而且人员嘈杂没有一点隐私。

大家都感觉应该拥有自己的住房,住进高楼大厦,就是人生追求目标。

当时的高楼大厦,顶多也就七层房,一般小区只有四层,这已经算洋房小楼了。

王科开发的第一个小区,售价高达每平方米480元,房子还没有封顶,便销售一空,这样王珂大大的赚了一把。因为当时建四层楼成本不到200元,200元不到的成本售价480元,当时的土地并不那么昂贵,在汉山市刚刚开建房地产的时候,土地出让每亩也就几万元左右,稍微偏一点的每亩才两三万一亩,城市中心最好位置的土地也就七八万,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天价的土地售价。王珂在开发大县体育场的时候,土地仅为每亩1万元不到。当时虽然不算高,但普通建筑公司来说,买不起这么大一块地皮,没有这么大的资金量能够购买如此大体育场。

当时,人们有个口头禅就是:你的钱多,把体育场买了去。

当时,王珂就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将大县的体育场买到了自己手里。

王珂在大县开发了体育场以后,就在汉山市开发了第一个最为完善的小区,财富积累和资本达到了顶峰,使王珂的资本达到数千万之巨。这在汉山来说,当时许多山区小县还达不到1000万元的财政收入,王珂实现了千万元资金的积累。

于是,王珂又便看上了汉山区的体育场。

汉山区的体育场位于城市中心,有两百多亩。四周修了一些破旧的门面。里边有两个游泳池和文化馆在那里办公。1942年就是训练营地1951年改校场坝为体育场,属于文化教育体育局,简称文教体育局的直系下属单位。

王珂和汉山区文教体育局领导吃过饭后,透露自己有意向开发体育场时,局长直接拒绝。

哪有把体育场卖了开发的,那样市民会把你用唾沫淹死你的。

当时的体育场虽然破败,每天早上有七八千人在体育场锻炼身体跑步,打太极拳的,到下午旁晚时分,更是人多,有打羽毛球,篮球,台球等人,是大家平时休闲的地方。

体育场还是集会的中心,当时的公审大会和重要节庆活动都放在体育场,体育场还有一个仿古戏楼,戏楼建设于1942年,春节汇演和各种节庆便在这个体育场戏楼内举行,把体育场卖了,汉山市就没有灵魂,人们只能在马路边闲逛闲游,更主要的是谁把这个体育场卖了,谁就是汉山市的罪人,因为体育场1942年的时候,并不叫体育场,而叫教场坝,专门集训练兵和集会的地方。体育场就是汉山市的灵魂和心脏,还是汉山市的标志性地标场所,怎么能够卖地开纳?

王珂有了这个方法,他一定要尽快拿下这块200亩的地方,用一半地方开发成高档住宅,用另一半地方修成开放式街区,作为商业步行街,成为汉山市购物天堂和中心,这个地方一旦开发成商业中心,住宅和商业混居,前景无限,依然是一个地标性建筑。

但汉山从此却没有了运动地方,体育场失去了运动的功能。

当王珂第一次提出把体育场作为房地产和商业开发的时候,乜振兴有一些为难,笑笑说:“你以为这里是大县,我现在就是一个副市长,说白了,我连一个部门一把手局长都不如,他们说话算数,可以把某一件事情不通过我直接确定,形成文件到有关部门审批同意,而我一个副市长仅仅就是协调建设城管方面的工作而已,并没有决定权利,决定权利在主要领导那里。”

乜振兴对王珂说:“我又不管文教体育。况且体育场并不是市级单位,手太长不好。”

王珂说:“体育场就是汉山区的一个单位,你忘了现在是常委副市长。不是市级的,可以收归市上管理。”

乜振兴深思着。

王珂继续说:“体育场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单位,而且几家联合管理,一年就是收几千元管理费。汉山区是一个县级单位,是市级派出机构,汉山区没有城市管理权,没有工商,土地,规划单位。它是一个不完整的机构,可以将体育馆收归市上所有,这样就掌控在市上了。”

乜振兴说:“掌控在市上。也不归建设局和城管局管理。那些局长们眼睛亮的很,你能一手遮天去开发那一片土地吗?”

王珂笑笑没有开腔,他也明白这一件事情让乜振兴办,有些太过困难。

他笑笑说:“我们到省上去一趟吧?”

乜振兴很吃惊的看着王珂说:“我们到省上去干什么了?省上领导也不能胡作非为。”

王珂说:“听说省上主要领导面子上很正直。但他的媳妇却开着几家美容院,她美容院里,1万块钱是普通的会员,2万元为银卡会员,5万块钱是金卡会员,10万块钱就是钻石会员。而钻石会员有可能和主要领导在桌子上吃饭与喝茶。也就是说,有了钻石会员的身份,就可以和领导平起平坐,有什么事情给主要领导说一下也方便啊。这位领导是不收钱不收礼的,有事必须要到他媳妇的美容院里去办卡。”

乜振兴说:“这不是废话吗?有谁花10万块钱去美容,难道美容时脸上贴的是金箔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商业风云:爱与谋的抉择何处尽欢颜队友屯积分,我屯队友反派:穿越过去不降智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刚出大学,富婆小姐姐要包养我名臣后裔禁止维度重生缅北之我有大佬靠山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