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雅正式结交男朋友,并第一次谈婚论嫁的时候,便遇到了渣男,这给段丽雅恋爱经历造成极大伤害,对男朋友产生难以言表的恐惧感。
事情的缘由是:张诗经过多方的打听和拜托朋友帮忙,这才寻得一位在汉山机关工作的公务员。
这位公务员家居山区,自小便是学霸,从名牌大学到硕士研究生毕业,最后被汉山市人才引进机关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委以重任,在机关任科长。市级机关的科长,就是中层领导,科室连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主要彰显地方对引进人才的重视和重用。听人说,男士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同居史。
现在改革开放,人们观念日新月异年代,同居史那不是一个事儿,哪位姑娘、哪位女孩没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只不过没有拿出来张扬、别人不知道罢了。
这个男同志竟然被别人知道有同居史,那肯定是公开同居,达到了结婚的程度,最后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成为夫妻。
段丽雅对这一方面并不忌讳,因为她自己就有让别人“蹭一蹭”的经历,他也曾经喜欢过别人,虽然算不上正式谈恋爱,没有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但她确实喜欢这个男孩儿。只是这次在母亲的坚决反对下,掐灭了自己的初恋。
汉山市机关公务员男士也30岁,和段立雅同岁,个子虽然比段丽雅落高一点儿,但在段丽雅面前看不出高一点,想象不出男士比自己要高3厘米。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对标准的郎才女貌。条件也非常好不错。张诗也认为这个条件相符,都是汉山市人知根知底,男方在机关工作,丽雅需要创业可以在汉山市开公司,需要应聘那个部门,都是顺水顺渠的事情。
于是,在张诗从容下见了第一面。他们见面很传统,是在汉山市的荷花公园相见。荷花公园听说还有一些来历,曾经是一个王府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占地面积120亩,现在恢复起来也只有50亩不到。公园很雅致安静,而且位于城市的中心,有一个26亩大的湖泊,里面植满了莲花和荷花,使这个公园显得俊美而优雅。
他们见面之后,段丽雅感觉还算满意,因为这位男士个儿不矮,虽然高不出自己多少,但汉山市属于南方,男同志一米七五已经算不矮的个子了。小伙白白净净,有些白面书生的感觉,戴着一副眼镜,给人高雅端庄的感觉,第一次见面相对满意。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城市,相距也不远,在饭点时间,男士说他:“我要在机关吃饭,回机关买饭时间到了,就此别过”。
段丽雅有些不乐:第一次见面,一个小时便匆匆离开,而离开的原因则是机关上开饭时间到了,怕错过饭点,机关上不再卖饭。为了一顿饭,竟然把段丽雅抛弃在荷花公园,这让她有些不悦。
她想想,初次见面就是给人一个印象,并没有实质上的交谈。实事求是讲,段丽雅对这个男士还是有些好感的。好感的原因一是条件确实相当,而是知识面宽广,而是人比较实诚,着装得体大方。初次见面并没有太多的排斥性,关键是这位男士语言不多,和她谈得来说得去。
段丽雅和男士连续见过三次面之后,这位男士便提出一个请求:“我们住在一起试试看吧。”
段丽雅有些不能接受:你已经有一次同居史,而且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我再和你同居,一旦有什么障碍,我们不能走在一起,岂不是你有两段同居史。段丽雅从来没有同居史,她也不接受同居。在没有谈婚论嫁前提下,她不能接受同居。虽然社会在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在不停的解放和开化,在没有婚姻的前提下同居,她认为这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女生。
男同志可能对同居不太在意,但女同志有同居史,下一个对象极其重视这一方面问题,这岂不把自己的名声搞坏。况且,这是自己的家乡,一旦在家乡的名声坏了,我还怎么回来见自己父母,自己父母脸上怎么过得去。特别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传统思想、观念守旧的人,她断然不能接受,但好在,只是拉了拉手,然后便放放开他的手。汉山市的姑娘思想都很保守。分别的时候,这位男士还说:“我们还会有下一次吗?”
段丽雅没有回答他的话,便离开了。但离开的时候,出于礼貌和他笑了笑,向对方招了招手。
段丽雅和男士分别后回家,并不太高兴。张诗有意问:“发展的怎么样了?”
段丽雅说:“发展的要和我同居了。”
倒是张诗很吃惊:“这也太快了点,才见了三面,半个月时间。至少三四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吧。”
这让段丽雅很是不悦:“你认为一个男人见过三四次面,就要和你同居这很正常吗?”
张诗说:“难道这不正常吗?哪个男人不都对自己心仪的人想控制、想占有,这是每男人对女人喜欢的标志。”
这让段丽雅样有些吃惊:“我一直以为你很传统,很保守,对这一类的男人很讨厌,你偏偏在这一方面很开放。”
张诗说:“你这个年龄不能再耽误了,他提出这个要求并不算太过分,他是喜欢你,不是不喜欢你才说这话。”
“他就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他喜欢就提这个要求!?”
”我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妥。”张诗这样认为。
段丽雅认为,见三面就提出这样的行为很龌龊,不是正常的思维。她可能跟这个人没有机缘,从这个时间开始,他她心里讨厌起这位男士。
这位男士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和她的联系。
周五的下午,这位男士便约段丽雅见面,她本身不去的,因为她讨厌这个男生提出的问题,但碍于这位男士约她,她想:即使他们分手,也要给对方一个交代,一个说法。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分手,这不是段丽雅的风范。于是,她便如约而去。
平时,这男士穿得很随意,没有刻意收拾自己,甚至没有把头发弄得很规矩正统。偏偏今天这位男士穿着西装,藏蓝色的西装。打着领带,皮鞋也擦的很亮,她知道这是男同志很刻意的收拾了一番。平时他都穿着夹克,休闲的夹克和网球鞋,而这一身装束他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更显得这位男士的端庄和正视。
见面之后,这位男士很绅士的和她握握手说:“今天开会,要求大家着正装,会议刚结束我就联系你了。”
段丽雅说:“马上就到吃饭的时间了,你不到机关去吃饭吗?”
这位男同志笑笑说:“你又笑话我。因为机关上的饭便宜,吃着顺口。在大学的时候,食堂饭菜吃的焦头烂额,没有一点口味儿,而在机关上,这要宽松许多。机关上的饭既便宜,做得还不错。依照我们汉山当地人的口味儿烹饪的,味道挺好的。在机关吃了两年多饭,已经吃顺口了。”
这位男士有些滔滔不绝说:“早点是馒头,面条,还有汉山独特面皮和菜豆腐,这是汉山市人的常规口味。中午一般都是米饭,四荤四素任选一荤一素,餐费也才五六块钱。晚上一般就是面条,稀饭和馒头,一般也就是三四块钱。每天也就十一二块钱,在外面饭店吃,一天要二三十元。这样一个月会省下不少的钱。”
男士认为,他这样表白,让段丽雅显得自己顾家而节省。但段丽雅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这是一种抠门儿和占国家便宜的体现。
男士对段丽雅说:“我已经告诉母亲,自己谈了女朋友了,母亲很满意你,明天准备回家看我母亲,明天周六一早我们便出发。长途汽车站就在中心广场的隔壁。不到两小时车程便到了,刚好我们回家两天时间。我们那个地方环境非常优雅,门前就是一条大河,涓涓细流,一年四季流水清澈透明,晚上梦中还能听见溪流的涓流水声。”
男士对她说:他的父亲在他少年时候就过世了,他的母亲从小把他供养大,受尽了苦难和折磨,极少到镇上去,还没有到过县城。
男士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段丽雅:他想给母亲一个惊喜,他母亲从来没有戴过金戒指,他想给母亲买一个金戒指。他问段丽雅意见,段丽雅点点头:“很好啊,你母亲从来没有戴戒指,你已经参加工作,应该给母亲买一枚戒指。”
男士说:“我的意思,这枚戒指由你送给母亲,她会更加喜欢你。”
段丽雅说:”也好啊。”
他们两人便去金店购买金戒指。
男士开始选了很细很薄的戒指,段丽雅认为既然母亲没有带戴戒指,就给母亲买有造型、适合老人佩戴的戒指,便自己选了一枚,选好之后装好,男士等待段丽雅付款。
男士看着段丽雅,这让段丽雅有些尴尬和难堪:你给母亲选戒指,选好之后看着让我付款,又不是我的母亲,而且我们才见第四面,就要给你母亲买一枚戒指。这个道理有些说不通。是你自己提出要给母亲买戒指的,并不是我提出来。
段丽雅碍于面子,服务员也催着他们付款。
段丽雅付了1200多元。1200多元对段丽雅没有经济负担,虽然她不领工资,但自己收入可以支撑正常开支。况且,段丽雅也不是小气的人。关键问题是,男士提出给母亲购买戒指,让我代替送,现在成了自己买戒指,感觉到有些不快。
男士说自己有了收入,还没有给母亲买过戒指,如今,却要自己给别人的母亲送一个戒指,虽然不快,还是买了装在自己兜里。
段丽雅和男士分手的时候,男士把戒指要了过去说:“还是保管我这里,怕明天早晨你匆匆忙忙忘记了。”段丽雅想想也是。
回家来,张诗认为见第四面就回家见男士母亲,发展有些太快,但想想段丽雅都已经30岁了,已经成熟了,发展快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便没有刻意的反对。第二天早上,张诗还有意给段丽雅一些现金说:“既然他家是山区农村的,走的时候你若中意,给他母亲一些钱,让她对你有一些好感。”
段丽雅锻:“结婚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怎么给他母亲一些钱,这才见第四面。”段丽雅没有说,她已经给老太婆买过一个戒指了。她说了,怕母亲张诗伤感伤心,因为她还没有给自己母亲买过这么贵重东西。
段丽雅按照男士预约,到了长途汽车站。
男士看见段丽雅一直有些不高兴。段丽雅也没有说话。
她有意和男士说话。男士并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嗯、啊、好这样简短的回答她。她不明白为什么男士不高兴。
下了长途汽车,来到集镇后,还需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男士说:“看我母亲你怎么不买一些东西,营养品奶粉,饼干之类的要买一些吧!”
段丽雅有些吃惊:我第一次见你母亲,你让我买一些礼品去?
段丽雅想想,第一次去看老人,也应该买一些东西,并在集镇商店里给买了四样最贵的东西。在集镇上最贵的四份礼品也不足100元。
男士顿然变开朗变笑脸了。她认为男士很小气,你回去看望你的母亲,这些东西你应该准备,我只是给你撑场面而已。况且,我们是第一次上你家门,按照汉山婚俗传统,应该你的母亲给我礼品或钱这才正确。现在变成了我给你母亲买东西,她想想,这也倒无所谓。
段丽雅听说还有半小时步行路程,便提出在集镇找一个三轮车坐上,也就十几分钟便到了,这样也快一些。但男士坚持要走路。
不是段丽雅不能走路,而是她不知道半小时的路程究竟有多远。结果,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才到达。
这里确实山清水秀,男士家建在一个山旮旯里,母亲看见段丽雅很是高兴。当他们把礼品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很高兴。拉着段丽雅手夸赞说:”我这儿子就是孝顺,每次回来都要给他买许许多多的东西,给我惊喜。我一辈子没有看见过金子,今天终于算看见,还是养儿子好,儿子能孝敬父母,自己有依靠,心里有底儿,丫头片子考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