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振兴的儿子乜红(聂宏)的创业,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酸经历。
乜振兴出事的时候,他的儿子乜红即将毕业。乜红知道,自己优越的条件和坚强的靠山已经坍塌。
实质上,乜红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是太深刻,自从他上小学,便是母亲接送,辅导学习都是农科院新招收的叔叔阿姨。他上小学三年级以后,父亲便到邻县去当农业局长兼副县长。他有着优越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天早上母亲用自行车把他带到汉山师范学院附属学校去读书。母亲骑自行车很是老练和快捷,一般情况下20分钟便可将它送到,慢悠悠也就不到半小时到达,下学回家,农科院单位灶上的饭菜要再热一次,甚至要专门给他做一个鸡蛋汤。有的时候他不想吃米饭,喜欢吃面条和其他的饭菜,炊事员都会给他另做。在农科院大家都很都喜欢他,都很尊敬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
他对父亲印象不深刻的主要原因是,父亲并不经常辅导他的作业,而总是忙忙忙,每当他见到父亲的时候,都是酩酊大醉,而自己的学习微不足道。甚至在接他的路途下了大雨。社科院还会用小车在路途把他们接上。他享受着常人不一样的待遇和生活上的优惠。
正因为如此,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他知道自己要不好好学习,就会回到农村和自己大大家孩子一样,在乡村参加劳动。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他知道已经是居民户口,母亲是合同制职工,他的父亲已经当上了县长,他明白即使考不上学,也会有一份舒适的工作。他的母亲已经无需参加劳动,坐在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他已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学习就放松了。
即使这样,乜红高中的时候,依然考取三本的学校。他只能考上三本的大学。所谓三本大学,其实就是计划外招生名额,也就是出钱便可以上的大学。毕业证的式样是一样的,但他们有一个很关键的标志,那就是正规大学的毕业证封皮是红色的,而三本的毕业证封皮是绿色的,虽然印着某某某大学,但后边用括号括着什么什么学院。
但他明白,即使自己没有这个毕业文凭,也会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他父亲会给他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他在大学的时候,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因为他们学院里的院长,是他父亲的同班同学,只不过这位同学是上过研究生后,留校任教的,而他父亲仅仅是大学毕业,就分配到了汉山农业科学院。
他在学校宿舍是院长专门安排的,里边只有两个人,另一位还是省城本地人,一般回家住。别宿舍不是六个人就是八个人,但宿舍同样大小,不但有宽敞的学习课桌,还安装了空调电视。他知道这样的宿舍,学校也就四五间。他们无需爬上爬下,也无需要和别人抢占地盘,没有吵闹。
但乜红无需在宿舍里复习学习,即使他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其他课程不及格,学院也会给他发一个毕业证书。
他的父亲到省城来,经常和这位院长在一块儿吃饭,吃饭的时候还把他叫上。虽然父亲让他尊敬老师和他的同学,让他好好学习。院长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自费生。学校卡的很松,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将毕业证和学籍都已经填好,当然,他们是没有学位证的。
父亲出事乜红是不知道的,而是父亲的同学告诉他的。
他父亲的同学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告诉他说父亲出事了,问他有什么打算?当时他思想一片空白,不知道父亲究竟出了什么事?是得了重病住院了,或者是出了车祸?他万万没想到,父亲同学告诉他:”你父亲因为经济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犯了事,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了。”
乜红这才知道父亲并不是因为车祸和生病!
乜红完全失去了靠山,从此,他必须自己在暴风骤雨和泥泞中行走攀爬。
当时他并没有什么打算?他木讷的回到宿舍,一晚没有合眼,泪水湿了他的枕巾。
父亲的同学问他:“你的毕业论文准备的怎么样了?”他并没有准确回答。只是说:“还是一个底稿。”
父亲的同学告诉他:“论文答辩与评定,你就不参加了,算你通过。也算帮你父亲最后一次。你先回去看看你的母亲,也就不来参加毕业典礼了。”
好在,学校毕业合影和同学互换礼物的环节已经结束。
他知道大家都在纷纷的要到广州,深圳,上海,海南,西安,成都等等,这些知名的城市与经济蓬勃发展的沿海城市去创业发展。大部分人想到让家里尽快找熟人签字,安排一份虽平淡无奇,但一生平平庸庸,吃喝不愁的工作。他原来的想法也是这样,他父亲曾经告诉过他,毕业以后,他让去政府办公室当机要秘书,那是一个很清闲而重要的岗位。他知道现在他的这条路被堵的死死的。
他宿舍里有一张中国地图,他反反复复在地图上寻找着自己的落脚点。他明白肯定不能回汉山市,因为他是城市议论中心人物。汉山市已经容忍不下他,父亲出事之后,家里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也没有人来探望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没有给他来过电话。省城自己的“家”门上贴着封条。
同学们都要到沿海去工作。他需要把自己学名乜红改为聂宏,这样就达到隐姓埋名,甚至把自己的过去终止在大学里面,他要远离自己的同学,远离所有认识他的人。
院长点了点头,告诉他:“可以把毕业证改过来,但你的学籍和电子档案那是不能更改的,可以把电子档案后边,加括号形式,把新改的名字注释在后面。现在只能这样了。
院长告诉他;“改名一般都要在入学之前办理。户口迁移和入学填学籍的时候,改名字是可以的,派出所只能改一次姓名,一般允许改一个字。现在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论。
院长给他重新换过毕业证给他:“身份证可能只能改一个字,我帮你说说看,读音相同字不同不知道能不能改?”
他眼睛扑簌簌的流下了眼泪,改不了,就意味着他四年的大学白上了,因为他要拿上这个毕业证,在地图上认认真真寻找着,突然就发现了湛江市,我国大陆最最南端的三线城市,旧称广州湾。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沿海城市。
内地许多人,对湛江这个地方还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他的方位所在。这个城市又规避了最发达前沿,又距离广州,海南附近。和深圳上海这些前沿发达的城市,都人满为患,湛江最为适合自己。
他现在的目的,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想到去那些城市对自己极其的不利,便决定到湛江去。
他想,湛江是一个最为合适他隐身之地。他便带上简单行装,不需要托运东西行李。
聂宏知道母亲肯定非常痛苦,他不希望母亲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创业,并没有告诉自己的母亲要去的地方。
他知道母亲会担忧他,他也明白,母亲给他的钱,即使找不到工作,不挣一分钱,两年的生活费还是足足够的。
因此他并没有打算着自己真正的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他只是在湛江沿海城市,20度左右气温非常适宜,去海南和广州极其的便捷。
湛江这个地方非常容忍和接纳外地人。租房也不太贵,他租了一小套房,一年的租金也就几千元。对聂宏来说,就是从前一顿饭的事儿,现在他明白,一顿饭竟然能够租一小套房,居住一年时间。
虽然套房有些偏僻,是一个旧的巷道里。但晚上海风吹来依然凉爽。
湛江的夏季,有些闷热难耐,洗了衣服挂在房间,两天都干不了,他不明白这么高的气温为什么在室内的衣服还干不了?
但冬季的湛江特别舒适,一般在20度左右,从12月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近乎半年时间一直春暖花开,最为舒适。
只是夏季便三十多度,闷热难耐。现在,他顾不了这么多。
聂宏以为,他自己能够坚持,慢慢的适应,慢慢的想着干什么工作。
他是旅游学院导游专业毕业,偏偏湛江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虽然有着最长的海岸线与沙滩,但到湛江来旅游的并不太多,因为他是海南的前沿。许多人从此经过直达海南与广州,极少有人停下脚步在湛江旅游,即使在湛江旅游也就是两日的旅游时间。旅游资源不像海南那样驰名。人们度假并不一定要和旅行社打交道。
他在这里三个月以后,被旅行社招聘。这里的工资要比内地高许多。但由于这里旅游资源并不丰富,没有驰名景区,并不是旅游目的地,所以这里的旅游公司虽然不少,大部分都是迎来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