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将这些消息默默记下,心中逐渐有了盘算。
一日,他趁着陪芈夫人游园之时,看似不经意地说起:“母亲,儿听闻宫中有不少人议论您呢。”
芈夫人微微皱眉,问道:“可是说了些不好的话?”姬长伯乖巧地点点头,将侍卫长的话转述了一番。
芈夫人当即冷笑一声,“不愧是从娘家带来的贴心人,果然忠诚。”
自以为七岁孩童什么都不懂,连掩饰都懒得掩饰,连威胁带警告,以为能镇住姬长伯。
“母亲,为何这宫中侍卫长是大夫人的人?她不是从庸国来的么?大王竟一点都不疑心?”几天相处下来,姬长伯对自己这位养母如夫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一个有大智慧的聪明女人,懂得审时度势,也正因此深受父王宠爱。
“就是个侍卫长罢了,宫中侍卫长又不止他一个,你遇见的那个,是专职大夫人寝宫的。”
“关键是……庸国是伯爵上国,从爵位上看,是大王高攀了。”
姬长伯暗暗咂舌,春秋礼制是真恐怖,爵位代表了一切,明明庸国都已经破落了,靠着爵位,还是能力压其他诸侯国一头。
“母亲,孩儿有事想同母亲商量。”姬长伯酝酿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
“长伯你说。”芈氏经过大王重病一事之后,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自己和大王,恐怕再难有子嗣。
恰好姬长伯表现亮眼,让芈氏很有好感,于是才向大王和太后请求,将姬长伯过继到自己膝下养育。
自己生的固然好,但是生不了,养一个现成的聪明孩子,也是能为自己上一份保险的。
所以在对待姬长伯的事情上,芈氏亲力亲为,还没等姬长伯进宫,嫡子的锦衣华服就准备好了。
所以姬长伯也对这个名义上的嫡母,也有了信任。
自己这嫡母,对自己的要求,无非就是孝顺她,敬重他,多为两个姐姐想想而已。
“儿年幼,而大公子年长……”姬长伯犹豫了一下,芈氏会意,屏退宫人。
“大王身体不好,我与大公子日后恐有争执,母亲与大夫人也不会相安无事。”
芈氏惊奇的看着这个小毛头,怎么会懂这些的?这个年纪不是应该要妈妈,想吃糖的年纪么?
对待这个养子,芈氏总有种和朝中王公大臣打交道的错觉。
“你想怎么做?”芈夫人会意,顺着姬长伯的话说下去。
“求封地!”
芈夫人眼睛眯了起来,细细打量起姬长伯。
“理由?”
姬长伯挺直腰杆,沉稳说道:“孩儿以为,如今大王身体虚弱,朝局却向着大夫人那边一边倒,其中缘由,无非长公子姬伯越比我年长,更是早已经营了一方自己的势力。”
“孩儿若得一封地,一则可暂时远离宫中纷争,二则可为母亲与大夫人之间留些缓冲之地。再者,孩儿于封地之上,亦能发展势力,他日若有变故,可为嫡母助力。”
芈氏心中一惊,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谋远虑,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孩子已经心智成熟,就算自己养在身边恐怕也难以取代他心中生母的地位,喜的是他心智成熟,以后与大夫人大公子争斗起来,自己这边胜算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