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正是乌氏生下罗九乌的时候。那时,曹无庸还不知道,他的小弟在一年前,陪着太子去颍川散心时遇到的罗乌氏,正是他的大姐。
那时的曹无咎才十三岁,那次能跟在太子身边出行不过是因为他长得俊美枪又耍得好,虽然年纪小,但人已经丰神俊秀,且也是爽朗恣意的性格,不像东宫那些属官唯唯诺诺。
太子才会去颍川时点名让他跟着随扈,还答应等他十五岁,就让他进东宫当侍卫。
这点上,皇帝和太子倒是亲父子,曹家无论男女的长相,他们都喜欢。
后来乌氏暗结珠胎,曹无咎并不知道,但是太子的人发现了,却没将这个孩子带走,而是暗中杀死了罗二,选了个替身代替他。这就是为何罗九乌生下后,罗二便突然改头换面的原因。
所谓罗二被害死,不过也是乌氏已经接走,为罗九乌离开的铺垫罢了。
若是没有凤衔珠这个杀出来的意外,他们已经一家三口团聚了。
不知道为什么,凤衔珠有一个预感,她怀疑在女帝失败过的BE中,曾经多次错过了救下罗九乌这个支线,但无一例外都走向了失败。毕竟如果不是有那些留下的笔记指引,她也并不会在发生抢掠时选择亲自带兵前往。
这或许是无数次失败的结果。不救罗九乌,很快就会进入到同一个失败结局。她急于知道救下罗九乌的必要。但这又让她感到迷惑,如果罗九乌是女帝登上帝位,征战天下的利刃,是不可错过的HE要素,那么她到底是哪里做错了,导致了罗九乌的背叛。
想到这里,她又心念一动,女帝说过,凡事别总先反思自己,想想是不是别人错了。罗九乌是个疯子,却又是HE的必要条件,如果女帝没错,那错的不是脚本就是一个漏掉的细节,在HE来临之前,杀掉罗九乌。
就像无数个帝王做的那样,构陷也好,罗织也罢,甚至阴谋暗杀。
她的目光看向了身边认真听着曹无庸讲述的玄嘉禾,有了一个想法。当她走到了女帝登基的那一步,她应该让玄嘉禾杀了罗九乌。
就像吕后杀了韩信那样。她确信自己在网络上读过的那些人类历史有用,留下这个前朝太子,新朝大将军是女帝最大的错误。
她就算不被囚禁,也可能被篡位复国。罗九乌必须死,无论他有没有欺君罔上。又或者说,正是因为他是个没用的恋爱脑,才让女帝得以登临帝位。
凤衔珠在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个关键。如果女帝之死缘由与罗九乌无关,那么先杀了他,以免夜长梦多。
如果确实是他动的手……凤衔珠心中冷笑了一下,她一定会让他重复这个决定时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