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林伯来报:“夫人,那个卖红薯的老人来了。”
陈映立即起身:“请他到书房来。”从抽屉里取出李秋芸的笔记本,她预感今晚会有重要发现。
老人进来时显得很紧张,不住地向门外张望。“放心,”陈映让林伯守在门外,“这里说话很安全。”
“我叫张德顺。”老人坐下后开始说,“那天晚上的事,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他压低声音,“那根本不是普通的车祸。”
“您仔细说说。”
“那天晚上下着小雨,路面有点湿。”张德顺回忆道,“大约九点多,我正准备收摊。突然看见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口,好像在等人。”
“然后呢?”
“过了一会儿,李秋芸的车来了。就在转弯的地方,那辆黑车突然加速,直接撞了上去。”老人声音发颤,“最奇怪的是,撞完之后,黑车里下来两个人,好像在检查什么。”
“检查什么?”
“不太清楚,但我听见他们说日语。其中一个还拿着个红色的包。”
陈映心中一动:红色的包?她想起黎明月曾说,母亲出事那晚带着个红色的包。
“后来呢?”
“后来警察来了,那两个人就不见了。”张德顺叹息,“第二天,就有人警告我不许乱说话。”
“是谁警告您?”
“不认识,但听口音像日本人。”老人压低声音,“他们说,如果敢说出真相,我和家人都会有危险。”
正说着,外面传来林伯的声音:“老爷回来了。”
张德顺立即紧张起来:“我该走了。”起身时,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那天晚上我偷拍的。虽然模糊,但能看出那辆黑车的轮廓。”
陈映接过照片,虽然很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车型。更重要的是,照片的一角似乎还拍到了什么人。
“这些年我一直不敢声张。”老人说,“但最近他们又开始打听这事,我怕……”
“您放心,”陈映郑重道,“我会保护您的安全。”
送走张德顺后,陈映仔细研究那张照片。借着灯光,她发现照片角落里那个模糊的身影,竟然与永兴照相馆老板的照片有几分相似。
“在看什么?”黎世昌的声音突然响起。
陈映下意识地想藏起照片,但已经来不及了。
“拿来我看看。”黎世昌语气异常平静。
接过照片,他的表情明显变了:“这张照片你从哪里得到的?”
“一个目击证人……”
“把照片给我。”黎世昌打断她,“这件事,到此为止。”
“为什么?”陈映不解,“这可能是查明真相的关键……”
“有些真相,不该查。”黎世昌的语气罕见地严厉,“为了你好,也为了明月好。”
“这么说,您知道些什么?”
黎世昌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最近日方要来查账,你最好专心处理公司的事。至于其他的……”他停顿了一下,“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等黎世昌离开后,陈映陷入沉思。他的反应太反常了,这说明照片里一定藏着什么重要线索。而他不让自己继续追查,究竟是真的为了保护,还是另有隐情?
她打开笔记本,翻到李秋芸最后的记录:“真相就藏在最显眼的地方,但只有用心的人才能看见。”这句话似乎在暗示什么。
正想着,林双双急匆匆进来:“夫人,不好了!张德顺被人带走了!”
“怎么回事?”陈映腾地站起来。
“刚才他走到巷口,就被两个穿西装的人架上了车。”林双双喘着气说,“我本想跟上去,但那辆车开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