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又挑起北狄内部权力纷争,可苍天不佑,长乐公主计策失败,率领其亲信与部族,远离了北狄核心,成立了骨芸部落。
在心中,萧芸再度表态,她愿意为皇朝分割北狄。
越看这封信,皇上心中越是悲悯。
偌大的皇朝,怎可能是他一人支撑,还有数不尽的皇朝子民,在为皇朝的安宁努力。
长乐公主只是其中的一缕波澜而已。
皇上细心将信重新装好,将手压在信件上。
“传令,封赏长乐公主家眷万金,牛羊千只,绫罗绸缎万匹,其家眷若在皇朝之内任职,官升三级。反平身者,赏田百亩。”
吩咐完,皇上这才抬起头,看向皇宫外那一片天空。
“孩儿,我皇朝有如此多的子民拥护爱戴,将来你若是掌权,切莫辜负他们的一片忠心。”
一时间,皇宫内的百官噤若寒蝉。
当今丞相上前道。
“陛下切莫说些糊涂话,皇朝上下,怎可离了陛下。”
皇上深深看了一眼当今的丞相。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满头华发,与他一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了。
这钩心斗角了如此多年,皇上虽然明白他心中的算盘,但自己当权能压制,再加上武王在外,他们也惹不了什么事。
但现在,局势不同了。
有些事得在自己还能动弹的时候,替孩儿肃清阻碍。
否则,大权更迭之日,便是皇朝大乱之日。
想到这里,皇上沉声道。
“其余人等都退下吧,丞相你留下陪我说说话。”
……
群臣退去,丞相来到了皇上的面前。
“陛下有何吩咐?”
皇上却是话锋一转。
“人终究是上了年纪,有些事糊涂了。”
“若非今日之信,我差点忘了长乐公主这般为皇朝奉献之人。”
“你也看看吧。”
丞相拿起那封信仔细阅览。
事情他自然是记得,但丞相看得依旧仔细。
在陛下身边做事多年,他很了解陛下的脾气和想法,他有自信从这一封信中,猜出陛下如今的想法。
只是越看,他的心头越不安宁。
不多时,额头的冷汗已经冒出了不少。
陛下这是要决心护卫皇朝安宁,给天下太平。
而他便是皇权更迭时的阻碍。
留给他动手脚的时间,不多了。
等丞相看完,正想寻找托词的时候,却见陛下已经靠在龙椅上,鼾声轻微。
和上了年纪,时常犯困的老者别无二致。
“陛下?”
丞相唤了一声,不见陛下的回应,他又低声再唤。
确定陛下已经睡熟之后,丞相躬身行礼。
“那臣便退下,不搅扰陛下休息。”
走到门口,丞相忽地回头,见陛下仍旧是那副酣睡的模样,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对门口的宫女太监招呼道。
“进去照看陛下。”
说完,他拿着那封信快步离去。
等宫女和太监急匆匆进入宫殿,却见陛下缓缓睁开了眼,眼眸之中尽是森冷杀意。
“我皇朝的丞相很懂我的心思,但你是不是忘了,我也很懂你的心思。”
“被我施压,你准备的那些手段就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