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这样一番作答,确实是从心底里被李承乾糊弄了过去。
让郭淮将裴矩送出东宫之后,李承乾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躺到在椅子上。
“呼……”
“殿下!”
范兴还以为太子有什么不舒服的,连忙上前来。
“孤没事,对了,那三千人换装怎么样了?”
李承乾自然问的是在工部门口天天堵门的六率士兵。
“回殿下,已换装七成,现在整个太子六率的兵卒们,都好生羡慕!”
范兴高兴的说着。
“嗯,不错,进度还行,要不了多久,应该就都成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跟自己预想的差不太多,等都换装上新式鱼鳞甲之后,这三千人的战斗力绝对在整个唐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殿下!末将认为,是不是可以给这三千人赐予一个称号,类似飞军的,这样一来,大家伙爷更有干劲,也能突显出不一样来。”
范兴这样一说,倒是提醒了李承乾,一个部队,要有一个番号,一个深入人心的番号!
“说的对!孤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提议好!容孤想想!一定要想一个好的番号!”
李承乾激动的不行。
“番号?”
范兴一头雾水,不知道太子说的番号是什么意思,不过看到太子的样子,他便知道,太子对自己刚才的提案是肯定的。
裴矩离开了东宫之后,并没有离开皇宫,而是转去了李世民所在的御书房。
正巧,寺人郭淮也正在跟侯寺人汇报着刚才在东宫发生的所有事情。
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的李世民,先是被战战兢兢的裴矩吓了一大跳,要知道,户部尚书的工作,那可是关系到整个唐国经济的,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过还好,侯寺人悄悄的在李世民耳边把刚才东宫的情况稍微的这么一说。
顿时,李世民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自己说过一定会支持儿子,但是现在这宝贝儿子啥信息都没有透露出来,甚至连贴身的小宦官都搞不清楚太子要干什么。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牵动了当朝重臣户部尚书裴矩,这可让自己难做了。
“啊,事情朕已经清楚了,裴卿啊,不要放在心上,乾儿毕竟还年少,对朝政,国事都还知之甚少,你别往心里去…”
李世民只好安慰安稳一下眼前满是惆怅的裴矩。
“不,陛下,臣东宫一行,明白了臣的不足,太子的眼光,非老臣所能比拟,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裴矩的回答让李世民有些始料未及。
“陛下,臣惶恐,多亏太子及时提醒臣,这才能让臣意识到问题,臣年事已高,有些事情看的确实不如年轻人,臣特向陛下推荐一人,望陛下垂青。”
没想到这裴矩不是来打太子小报告的,反而是认为自己因为年纪大失去了该有的眼光和斗志,特来向皇帝推荐接班人的。
“裴卿,会不会太早了些…”
就连李世民自己都觉着有些不合适。
但是裴矩摇摇头,又点点头,十分坚定。
“陛下,年轻血脉的注入是整个唐国强盛的希望!臣不敢因贪图一时的高官厚禄,而耽误了唐国的发展!否则的话,臣在历史上如何面对后人!”
裴矩人如其名,目光如炬,这番说辞似乎把李世民心底那点小小的触动也勾了出来。
“裴卿真是为唐国操碎了心啊,朕一定会多关注一下戴胄的,若他果真如裴卿说讲,朕定会重用!”
君臣两人就这么在御书房里,裴矩像是交代后事一样,跟李世民怎么诉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