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了过去,说要下山找接生婆,让老太太帮忙照顾妻子。
老太太叫出了陈学礼:“这位就是接生婆,一个村的,我拜托她帮忙的,她不会乱说的,赶紧带路,”老太太一吩咐,陈学礼照做。
接生婆赶到后,屋里传来陈凤痛苦的叫声。
陈学礼被赶了出来,焦急地在屋外踱步,老太太则在一旁安慰着他。
经过几个小时艰难的分娩,一声婴儿啼哭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接生婆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满脸笑容地走出来说道:“恭喜啊,是个大胖小子。”
陈学礼看着孩子,连忙接过孩子,询问起妻子的状况。
老太太也凑上前去看孩子,笑着说这孩子虽是早产,但长的不瘦弱,好养活。
送走了接生婆,随后,老太太进了牛棚,帮忙照顾起虚弱的陈凤,还将带来的小衣服仔细地给孩子穿上。
陈凤对老太太跟杨玲儿,心中满是感激,她清楚,是杨玲儿救了她。
大队长也趁空闲,来了一趟牛棚。
他让陈学礼休息几天照顾妻子,工分没有,需要粮食就从村里借,年底,工分里扣。
大队长也算通人情,没有为难他们,在牛棚见到了杨婶子跟团宝,也没说什么。
老太太知道大队长为人,就算看到了她们,他也不会说啥,还跟大队长打了招呼。
孙长行没待多久,抢收呢,本就不该离开的,只是下坡之前叮嘱了一句:“婶子,下坡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人看到了,就怕不好收场。”
大队长走了后,老太太也没待多久,下坡回家准备晚饭了。
临走前,老太太叮嘱她好好休息,晚上会让老大媳妇来一趟。
陈凤跟陈学礼对着老太太一个劲儿的道谢,救命之恩,陈学礼对着老太太弯下了腰。
杨玲儿牵着老太太的手回家了,老太太进了厨房忙活晚饭,杨玲儿去找了哥哥们。
“哥哥,我给你们找个老师,”杨玲儿说要,几人抬头看向她。
“真的吗?这个时候去哪儿找老师,没人愿意的,”谢启辰说出了疑问。
他虽然想找老师,但不愿意妹妹冒险。
杨玲儿也没说其他,只让他们等着。
一会儿后,张氏也提前下工了,她没完成的,老太太没完成的,俩儿子给割了,当然,杨玲儿也帮忙了。
杀鸡来不及了,有风干野鸡,用野鸡熬了鸡汤,晚点拿去给陈凤。
她丈夫应该做不了啥吃的,坐月子,她老杨家帮了,老太太见不得人受罪。
给陈凤单独盛了一碗,剩下的,老杨家自己吃,秋收割稻谷,吃好点儿。
晚饭期间,老太太说了陈凤生孩子的事儿,她准备帮忙给陈凤坐月子,带吃的事儿也一并说了。
老杨家一直都是老太太当家,老太太决定的事儿,他们不会反驳,而且,老太太做的决定,没一件错的。
张氏立即表示,吃过饭,她晚点儿去给她送吃的。
老太太满意老大媳妇儿,就是张氏从不会质疑她的决定,还会帮她一起做,家里活也是抢着干。
她很庆幸自己选对了老大媳妇儿,容貌不是上乘,但性格温柔大方、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