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考试终究靠的是实力。
而且。
因为这次科举,考的根本就不是四书五经,八股内容。
是学子们从未接触过的。
从准备到开考。
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虽说。
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在《科学教育》这本书内都能找到出处。
也比较简单。
但!
能有三万多人通过考核的确让赢羽有些意外。
他原本觉得。
因为跨度太大,时间太短。
能够有几千个人通过考核,都算不错了。
的确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
目前赢羽急需人才。
这三万人完全可以当做储备力量来使用。
赢羽道:“三万人?不错!”
李斯道:“太子殿下,那接下去就要准备郡试,不知道该如何录取?”
赢羽道:“这三万人,其中有着不少大秦需要的人才,郡试的难度会提高,当能通过郡试的学子,都是栋梁之才!所以,本太子打算,优先录取制,取郡试前二十名进行殿试,又本太子拟定前三名,郡试及格者,将全部录取!”
全部录取?
百官们微微一愣。
虽然大秦的确缺人才,但是全部录取是不是太夸张了?
要知道。
文武百官,虽然叫百官。
但真正能站在大殿之上的也就几十个人。
现在三万人参与郡试。
如若有两三千人过关。
全部录取。
那该如何分配?
就算把朝堂全部清洗一遍,也不够安排的啊。
“太子殿下,请三思!”
“是啊……太子殿下,如若全部录取,我大秦并没有这么多官职可供安排啊!”
“太子殿下,录取前二十名,已是极限,如若有三千人郡试过关,那又该如何安排?”
“不好不好!”
“此录取方式不好!”
“请太子殿下三思啊!”
赢羽看向百官,无语道:“本太子只是说录取,何时说要全部安排进入朝堂当官?”
李斯问答;“那太子殿下所谓的录取,和何意?”
赢羽道:“如今,大秦开展科举制,的确能够暂时收拢一批人才,可科举一旦年年举行,现有的人才都已经经过筛选,又当如何?”
李斯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孩童?”
赢羽道:“没错,现在的这些学子,虽其中有不少人才,可大多数人已经思想僵化,根本无法真正成为我大秦崛起的中流砥柱,孩子才是国家的未来,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
李斯道:“太子殿下说的没错,不过该如何实施?”
赢羽微微一笑!
“这就是本太子为何要录取郡试过关的那些学子,本太子将在咸阳和关中地带,建立一所高校,这些通过郡试的学子,都将第一批进入高校学习,最后成为教师和教授,学习能力越强,文化越高,级别就越高,甚至还必须要推举出校长,校长的官职,等同于九卿!只不过,不如朝堂当政罢了!而剩下进修完毕的教师,都将成为未来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本太子目标,五年内,在各个郡县建立学校!”
“让一部分孩子,能够从小就接受完整的教育。”
“只有学习!”
“将来才能够成为国家之栋梁!”
哗啦!
一时间。
百官震惊。
赢羽这个目标不得不说的确是非常宏伟的。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句话。
简直深入人心。
如果真的能够让大秦的孩子从小就学习知识。
那长大之后。
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这些人。
才会是大秦发展最核心的力量啊!
李斯有些激动的说道:“太子殿下,是否昭告天下?”
赢羽笑道:“现在大秦学子经过县试之后,怕是会放松心态,这样,李斯,你拟一份诏书,将录取郡试考核的消息昭告天下,让这些学子们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我想,大秦第一座高校,第一批大学生,起码得有三千之数!”
李斯点点头,道;“诺!”
赢羽挥挥手,笑道:“好了,退潮吧!”
百官告退。
赢羽回到寝宫,在少司命的服侍下,换了一声便装。
少司命好奇的问道:“羽哥哥,你怎么换上了便装?”
赢羽笑道:“本太子打算出宫一趟!”
少司命好奇问道:“出宫?”
赢羽道:“没错,本太子打算建造大秦第一高校,所以打算在咸阳和关中地带考察一下!”
少司命惊喜道:“那我能去吗?”
赢羽道:“嗯,一起!”
少司命非常的开心!
要知道。
赢羽本就很少出咸阳宫。
就算出宫。
也不过是因为咸阳周边种了试验田。
至少。
少司命来了这么久。
基本上就看到赢羽要么是上早朝,要么是摆弄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从来都不咸阳宫。
少司命虽然性情平和。
但是。
在咸阳宫内待久了。
也想出宫走一走。
赢羽和少司命换上了便装。
只带了一个沈炼。
还有一只在暗中的西门吹雪。
其他没有带任何一个侍卫。
赢羽不过是去为大秦第一高校选址,并不想大张旗鼓。
……
与此同时。
李斯已经拟好了诏书!
当天便昭告天下。
这份诏书一出。
顿时。
天下的读书人都震惊了。
这是对一个读书人最大的鼓励。
也是对天下寒士最高的奖赏。
天下寒士俱欢颜!.
什么!!!!
郡试只要合格就会被朝廷录用?
这……
怎么可能!
要知道。
大多数学子其实心里已经有数了。
无论何种选拔方式。
都只会从中取拔尖的几个人。
比如。
县试被淘汰掉了一大批.
郡试在淘汰一大批。
最后只选择二十人进行殿试。
再从二十人中取三个最后能够进入朝堂,委以重任。
可现在。
只需要通过郡试考核就能够被录用。
这简直是天下寒士子福音啊!
“太好了!”
“太子圣恩,太子圣恩啊!”
“此制度怕是千年难遇之机遇!”
“必须更加努力才行啊!”
“一定要过郡试。”
……
学子们都对于最新推行的制度议论纷纷。
河东一处破旧的茅屋前。
一个男子手中捧着一本书。
正津津有味的看着。
一个老者兴奋的走过来。
看到男子。
脸上露出无比的兴奋。
“冰儿,大好事,大好事啊!”
“爹爹,何事这么开心?”
“太子殿下圣恩,发布新令,只要能够通过郡试,就能够被国家取用!”
“哦?”
“哦什么哦,冰儿你已经通过了县试,而且是我们县的第一名,爹爹就全指望你了,如若你能够被朝廷录用,那真是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爹爹,孩儿一定会努力的!”
“好,好,爹爹不打扰你读书了,不过,为何最近都不见你看四书五经,反而经常见你摆弄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
“爹,我是在实践,太子殿下发行的这本《科学教育》中有一句话很深刻!”
“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孩儿有了新的想法,就会想要去实践,看看自己的理论对还是不对!”
“这样啊,爹爹也不懂,你好好念书,爹给你做饭吃,今天爹高兴,买了一些肉!”
陈冰点点头。
等爹爹走后。
他再次坐下。
埋头苦学,仿佛已经被手中的这本《科学教育》完全吸引了。
这书似乎有一种魔力。
让他忽然感觉。
打开了新世界。
而这样的场景。
在大秦各地不时发生!
古人其实并不笨。
反而。
极为聪明,否则也不可能会出现四大发明。
赢羽发行的《科学教育》根本目的,就是改变这些学子思考问题的方式。
只有思考问题的方式改变了。
就会冒出无数敢于创新的人才。
而在加上一些激励。
就能够促使这些才子从禁锢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解放思想。
便是赢羽推行《科学教育》的根本。
显然。
非常有用。
这本书直接让不少才子,已经注意到自己对待世界的思维局限性了。
……
此时。
穿着便装的赢羽等人已经出现在街头。
在赢羽的设想中。
既然要建第一座高校。
就必须建出风格,建出气魄。
日后。
将成为整个大秦学子都向往的圣地。
所以。
选址很重要。
几人来到一处巨大的宫殿面前。
宫殿雄伟。
虽没有建成,但主体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少司命惊叹;“羽哥哥,这是什么地方?”
赢羽淡淡一笑,道:“阿房宫!”
少司命一愣,眉头不由的微微皱起,道:“这就是阿房宫啊!”
少司命虽然惊叹。
可内心是有些抵触的。
因为。
阿房宫的建造,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被世人所诟病。
也是嬴政被骂暴君一大关键。
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
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
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
此宫仍然没有竣工。
据说这是秦王嬴政在邯郸城生活爱上一个邯郸女子,名阿房!
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
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
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当这些对于赢羽来说并无关系。
阿房宫不管是不是劳民伤财。
这都依旧将主体建造完毕。
虽然。
在赢羽的命令下,现在基本上停止了继续建造。
可也仅仅是因为。
现在秦国的国力还不强。
等日后。
赢羽腾出手来。
国家的国力上来了,国库有钱了,赢羽还是会将阿房宫建完!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
其宏伟至极都绝对是大秦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赢羽在周围视察了一圈。
忽然眼睛一亮。
阿房宫占地非常大,而且主体的建造也都非常的壮观。
虽然里面还未完全建成。
可已经能够吐出气势恢宏的样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