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深刻了!”
所谓十年寒窗苦!
可有了国学这个大秦第一高校,将会成为天下学子学习的圣地。
真正的强者。
将会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将彻骨的寒冷洞穿。
对坐轩窗读书乐,怎忍花前不醉归!
这一刻。
无论是谁。
都对国学升起了无限的向往。
赢羽面向众人,声如洪钟。
“今日,国学竣工,不日便会收纳学子,第一批的学子,将是在郡试中考核过关的所有学子!”
“第一任国学校长,将由丞相冯去疾担任!”
“国学将开设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课程!”
“这将会是一个颠覆大秦以往教学内容的变革!”
“每一位被聘请的教授,都将是在其领域中的佼佼者!”
“让我们欢迎各位教授!”
顿时,掌声雷动。
一个个被聘用的教授走了出来。
看到这些人。
所有人都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每一个教授。
都是名闻天下的存在。
就在这时。
人群中忽然一阵喧哗。
只见。
几个穿着蓝衫的人从人群中走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年约七旬的老者。
看到这几人。
瞬间。
所有人都震惊了。
“快看那是谁?”
“儒家的人!”
“为首的那人可是荀子?”
“我的天哪!”
“连儒家的荀子都来了吗?”
“还有伏念!”
“不会错了!”
“这……难道荀子也要成为国学的教授?”
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要知道。
儒家思想虽然没有被始皇帝推举。
甚至儒家思想和始皇帝推崇的法家还存在不小的隔阂。
可!
儒家的孔圣人可是名闻天下的。
而荀子作为当今大秦儒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存在。
称之为圣人丝毫不为过。
据说。
荀子对儒学已经研究透彻。
但是!
按道理来说。
儒家这些年一直被始皇帝打压,双方的矛盾非常激烈。
荀子原本就有着心怀天下。
他最大的梦想。
就是入朝堂,用儒家思想为天下百姓谋福。
会甘心在国学中只当个教授吗?
荀子自然是赢羽命人去请的。
荀子走到赢羽面前,拜道:“儒家荀子,携儒家弟子拜见太子殿下!”
赢羽笑道:“荀圣不必多礼,你能来参加国学竣工大会,已经是给本太子面子了!”
荀子连忙道:“不敢,荀子乃一介草民,太子殿下折煞草民了!”
赢羽淡淡一笑,说道:“你荀子虽无官无职,可乃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这次本太子想聘请你为国学教授,传播儒家思想,不知道荀圣可否愿意啊!”
荀子有着天然的地位。
虽然无官无职。
但是!
他在天下之名,足够让他拥有更多的傲气。
何况。
荀子乃是读书人。
向来脑子轴得很。
荀子直接道:“对于太子的命令,我儒家莫敢不从,但!老夫觉得,若要聘请教授,老夫的学生伏念便能胜任,老夫人老心衰,怕是不能承担重任啊!”
话虽如此。
可其中拒绝的意味却非常明显。
赢羽淡淡一笑,摆摆手道:“既然荀圣不愿成为国学教授,那本太子也不会强人所难,只不过,本太子对儒家一向推崇,只可惜儒家要错过一个崛起的机会!”
荀子眼睛一眯,讽刺道:“是吗?太子殿下如若推崇儒家,何意天下诸子百家,朝堂之上却只有法家和兵家,不见其他流派?”
说来说起。
荀子还是认为朝廷内没有儒家的弟子做官。
所以。
心里还是有小脾气的。
周围的人也感受到了赢羽和荀子之间的针锋相对。
不由的暗暗议论起来。
“嘶……”
“不愧是荀圣,竟然敢和太子殿下针锋相对。”
“这有什么奇怪的!”
“儒家的人,都是一根筋!”
“当初,面对始皇帝,他也不曾屈服,认为自己的思想才是正确的!”
“何况是面对太子殿下!”
“我觉得,太子殿下想要说服荀圣,几乎是不可能的!”
“荀圣觉得,儒家弟子应该入朝堂为官!”
“可如今朝堂上皆为法家弟子!”
“看着这个针锋相对的样子,不知道谁会胜出!”
赢羽淡淡一笑,说道:“你想做官?”
荀圣道:“不,老夫只是想学以致用,用儒家的思想,来为天下百姓做事,敢问太子殿下,儒家弟子为何不能为官?”
赢羽说道:“你错了,儒家弟子并非不能为官,本太子为何举行科举?便是为了选官,朝廷只需要有能力有才能的人,而不是出自哪家流派,无论儒家、墨家、法家、有真才实学者,皆可为官,荀圣又何以认为墨家弟子不能为官?”
荀子被赢羽说的一愣。
的确是这个一个道理。
而且。
科举制度儒家弟子也都有人参加。
甚至。
还有不少儒家弟子都在准备郡试。
一旦成绩能够名列前茅,自然能够登堂入室,成为大秦之官员。
这么说来。
赢羽的反驳的确让人无话可说。
荀子看向赢羽。
看来,这个太子和传闻中的如出一辙。
绝对是一个妖孽一般的存在。
不过。
荀子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妥协。
荀子说道:“既然是有能者居之,那太子殿下觉得老夫可否有才能,可否入朝为官?”
这个问题非常刁钻。
大家都清楚。
荀子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
哪怕是赢羽也不能否认荀子的才能。
既然是能者居之。
那荀子是否就能入朝为官了?
赢羽淡淡一笑,摆摆手,说道:“说实话,荀圣的确是有才能之人,无数儒家弟子在荀圣的教导下,成为了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可荀圣却不适合入朝为官!”
荀子哈哈一笑,说道:“老夫有才能,却不能入朝为官,这不就是偏见?”
赢羽双眼一眯。
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看着荀子。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
“儒家推崇以仁为先!”
“何为仁?”
“仁便是仁爱!”
“此乃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但是!儒家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听赢羽说完。
荀子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没有想到。
太子殿下竟然对儒家的思想了解的这么透彻。
心中不由的非常佩服。
荀子问道:“太子殿下说的没错,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赢羽笑道。
“这说明,儒家的思想,并不能直接用于朝廷的政,治上,而更适合培养学子,在朝堂之上,并无有教无类的说法,想要入朝堂,就必须拥有真才实学,滥竽充数者只会让天下百姓贫苦不堪!”
“可如若用儒家思想用于教学,能够在从政之前,让学子们培养出仁、义、礼、智、信。”
“能够完全贯彻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
“就比如,有些学子,他很有才能,可是却没有品德,不仁义,不仗义,不讲礼,无诚信!”
“这样的学子是否该抛弃?”
“一旦抛弃,很可能就会少一个有才能的未来重臣!”
“如果这时候,以儒家的思想去培养。”
“让有才能的学子,在品德上达到极高的程度!”
“那他传承了儒家的思想。”
“为国奉献,为百姓谋福!”
“这何尝不是儒家思想的真正使命?”
赢羽一番话下来。
让荀子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竟然找不出任何一点反驳的话来。
赢羽对于儒家思想的见解,竟然丝毫不弱于他。
震惊!
无尽的震惊!
荀子还没从赢羽的话中反应过来。
赢羽却继续开口。
“本太子让你来当国学教授!”
“其一,是对于你身份地位的肯定,认为你推崇儒家思想,能够很好的引导学子。”
“其二,本太子知道你对天道颇有研究,认为“天行有常”!”
“本太子的国学,将会是百家齐放,甚至研究各类天象!”
“天并非神秘莫测、而是有它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只不过是寻找到其固定的规律,从而了解这个世界的全貌!”
“国学中,也绝对不会以儒家一家独大,而是百家齐放!”
“本太子最后问你一次,可否愿意担任国学儒家思想教授?”
嘶……
荀子此刻只感觉脑子一片空白。
赢羽之前讲儒家思想。
已经深深的震撼了荀子。
可现在。
赢羽竟然一言道破了荀子正在研究的天行有常理论。
甚至盖棺定论了此说法。
这可是荀子花费了十数年的潜心研究。
才得出了一些心得。
现在看来。
这在赢羽面前,竟然不算什么,反而荀子觉得,似乎赢羽对于天道有更加独特的见解。
这一刻。
荀子完全看不透赢羽了。
他面色潮红。
这次从圣地下来。
一是因为赢羽邀请,他不能驳了太子殿下的面子。
二是他想要刁难一下赢羽,甚至准备以儒家思想给赢羽一些难堪。
可万万没有想到。
赢羽竟然在他最擅长的地方。
狠狠的给了他一个耳光。
他无处反驳。
这一刻。
荀子内心已然被折服,甚至,他现在只想单独见见赢羽,能够谈论一下天行有常的理论是否正确。
荀子深吸一口气。
“荀子佩服太子之见识。”
“愿率儒家,听从太子殿下号令!”
哗啦!
这一下。
所有人都震惊了。
“我的天哪,太可怕了!”
“太子殿下简直无敌啊!”
“竟然连荀圣都对太子殿下拜服了!”
“儒家臣服!”
“这乃是始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可却被太子殿下三言两语给收服了!”
“厉害!”
“简直太厉害了!”
赢羽显然很满意荀子的归顺。
直接任命荀子为国学的副校长,兼任儒家学派教授。
荀子环顾四周。
忽然。
看到墙上的校训。
微微失神。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