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林奇川提到白芷,大家都有些懵。
王大利第一反应就是:“白纸?是写字的,还是用来擦嘴的?”
李卫国成功被带偏,“是要造纸?可咱这没那么多树啊?”
他们这山沟沟里,都是杂柴和灌木多,就没有正经种的树。
还是徐婉婧知道得多一点,“是中药材里边的白芷吧?”
林奇川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徐婉婧抿着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赵大刚视线来回打量了一下两人,打趣道,“还是你们大学生懂得多,能接得上话。”
林奇川只当一句寻常夸奖的话,但熟知他性格的徐婉婧则是不着痕迹地瞪了他一眼。
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她耳根处带着一丢丢红。
好在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白芷上,所以没留意其他的事情。
白芷,和黄芪一样也是一款中草药药材,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等功能。
在国内有着数千年培育的历史,屈原《离骚》中的那句“扈江离与辟芷兮”中的“芷”说的就是白芷。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年生植物。
就如王大利等人猜想,已经积攒足够经验的林奇川,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再花三年的时间等下一茬黄芪长起来。
和沟谷村闹蹦之后,原先的规划就已经不适用了。
这些天除了忙活正事之外,林奇川脑子里也没有闲下来,一直在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那天和谢教授交谈的时候,无意中提了一嘴,从对方口中获得了灵感。
是啊,只要有地,又有人种,那可以多增加一些其他的经济作物啊。
最终选来选去,他选中了白芷。
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看,这边也挺适合种植白芷的。
林奇川找出照片给他们看,“这就是白芷,你们认识吗?”
几个村支书赶紧凑上前来看。
王大利一拍大腿,“这不是那什么走马芹吗?咱山上不就是有吗?”
黄建平跟着点头,“我看也像。”
王大利感叹,“没想到这玩意也能卖钱呀。”
乡下人看见了,也只砍来当柴烧呢。
这么一想,还有点心疼呢。
李卫国还记得刚刚的事呢,这时还不忘刺他一句,“中药不都山上长的吗?能在山里看见有什么稀奇的?”
王大利就不惯着这小老头,“嘿,说得你之前认识它一样。”
李卫国气呼呼道,“我是不认识,但也不抢这个先。”
见他们嘴仗又打起来,林奇川只好收起手机,“行了,先说正事吧。”
他把白芷的习性大概说了一下。
“这白芷呢,有两个种植周期。”
“要是春季播种的话,那就秋季采收。”
“若是秋季播种的话,那就明年夏季七八月的时候收。”
作为种地的老手,几个村支书一听就立马问道,“哪个周期更好啊?”
很多植物,不同时期播种采收,产量和质量都会不一样。
譬如南方的两季稻,晚稻米就要比早稻米好吃很多,但产量会相对小一些。
他们种的黄芪也一样,春播秋收的黄芪药用价值会更高,价格也更贵。
林奇川自从有这个想法后,就去查了不少的资料。
“秋种的白芷,产量和质量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