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把矛头对向皇后,华妃端起茶闻了一下,“这是去年的龙井吧?娘娘还没喝完啊?旧时的茶即使存放的再好,也有股子霉味儿,臣妾都赏给颂芝他们了。”
“臣妾那儿有今春新贡的雨前龙井,等下让颂芝拿一些过来,皇后娘娘尝尝。”
华妃轻描淡写地透露出皇后对节俭之风的微妙戏谑,竟以陈年旧茶相待,实显几分寒酸;又借旧茶之喻暗示皇后不得宠爱,岁月仍然难留情,亦难掩饰人脸珠黄之态;又含蓄而骄傲的展现,皇上对她的宠爱, 虽比不上宜修,但也是头一份儿。
皇后:“谢谢妹妹关心,皇上也赏了本宫一些,不过本宫想着四阿哥喜欢,便都送去齐妃那儿了。”皇后没有皇子傍身,自然要拉拢有子的嫔妃,新人还未入宫,早做打算两手抓。
华妃:“也是,齐妃姐姐那儿难得有这么好的茶,下回四阿哥缺什么,尽管跟本宫开口吧。”
皇后:“四阿哥是最孝顺的,不肯为一点小事打扰皇上,亏得齐妃教导有方。”不管别的,先夸再说。
果然齐妃听皇后夸自己儿子就满脸开心。
华妃:“四阿哥是最有孝心,必会好好读书让皇上高兴的,皇上这一高兴啊,别说是雨前龙井了,就是金叶子也会照上不误的。”
皇后:“四阿哥虽年幼,但自然人品贵重。”
皇后专挑华妃最大的软肋,就以华妃得宠却膝下无子之憾扎她的心。结果两人互相扎刀,倒是给了其他妃子看足了戏。
皇后显然是说不过华妃的,就转移话题说起新人的事情,说着你们都是老人了,不要做争风吃醋的姿态。话说这谁能比得过你啊。
于是一场闹哄哄的请安就结束了。
甄府。甄嬛吩咐流朱去找安陵容,想着选秀那日见她囊中羞涩,怕是没好处去,今日帮她一把,待进宫后可以互帮互助,却被回来的流朱告知人不在,被接走了。
甄嬛:“接走了?打听是谁接走了吗?”
流珠:“掌柜的说不知道,只知道是个妇人。”
妇人?许是亲戚找上来了?甄嬛没再管。
隔天,传旨太监就带着教导礼仪的嬷嬷去到各个入选小主的府上。
还是那个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理寺少卿甄远道长女甄嬛,着封为正六品常在,赐号莞,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众人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太监:“诸位请起。”
“甄大人,这位是宫中教导礼仪的芳若姑姑。”
太监刚一介绍完芳若甄嬛就上前一步福身行礼。
甄嬛:“姑姑安好。”
太监:"好伶俐的小主啊,甄大人好教养。”
甄远道:“谢公公夸奖。”
太监:“哪里,方才领着另一位教引姑姑去夏常在家,那可是看了好大的脸色。”
芳若见到甄嬛也有一瞬惊讶,但立马就掩饰过去了,随即跪下给甄嬛请安,:“奴婢芳若参见莞常在,小主吉祥。”
甄嬛扶起芳若姑姑,一脸笑意的告诉芳若姑姑,姑姑身份贵重,在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大礼,说的芳若姑姑心花怒放。
芳若:“小主客气。”
甄母走上前又给宣旨太监塞了银票,又刷了一波好感。
甄母:“公公辛苦了,这几日天气炎热,劳烦公公走这一趟。”
太监:“夫人好生客气。”收了钱自然要卖甄家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