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猎户家拿兔子还要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林然在家也没闲着。
从穿来上岗村到现在,林然还没去过镇上跟县里。
为了后面兔子能销售出去,林然决定先去镇上看看。
正巧家里盐罐也要空了,徐婉清又给丈夫手里塞了盐票,让丈夫顺道去供销社买盐。
家里没有交通工具,林然赶早步行往镇上走。
从上岗村步行到镇上,林然只用了四十分钟。
镇上其实没啥看头,这年头的镇子,跟村里差别不大。
唯一比村里多出来的,也就供销社了。
林然进了供销社,就见里面靠墙四周摆了柜台,柜台后面站了几个售货员。
大早上的,供销社也才刚开门,来买东西的人不多。
柜台后面的售货员都在一处闲聊天。
林然上一世是没见过供销社的,因着从小就在福利院里长大。
在林然童年记忆里,出现最多的就是福利院里的大铁门。
那道铁门阻挡了孩子们看向外面的眼睛,也阻挡了孩子们奔向外面的双腿。
林然从身上拿出盐票递给售货员,柜台后面的售货员麻利的拿起手头的小秤,给林然秤了半斤盐。
是了,这会儿的农村供销社里还在卖散装的大颗粒食盐。
林然接过售货员递来的纸包,又在其他柜台转了转,转身离开了供销社。
镇子上是有国营饭店的,但这年头,很少有人出来饭店吃饭。
镇上的国营饭店,主要卖饭给过路的行人。
在国营饭店里吃饭,要给粮票,农村人没有粮票,要想进去吃饭,就得花钱。
林然摸了摸兜里临出门带着的一块钱,也没好意思进去。
倒不是国营饭店卖的饭有多贵,实在是家里就那些钱,这个年头能花钱在外头吃饭的,可都是有钱人。
林然今儿在镇上,只买了半斤盐,草草逛了下镇上,便准备回去了。
这会儿已经是半上午,太阳挂在天上,直晒得人不停冒汗。
林然快步往回走,却在路过镇上邮局时,看到里面站着个人。
那是张怡?
林然没看错,邮局里的人正是张怡。
今儿张怡从家里出来,是给远在南省的父母寄信。
张怡每年都会给南省的父母寄信,有时三个月一封,有时半年一封。
虽然自己嫁了人,但张怡心里除了惦念父母外,还想着有一日能够回去。
今日来给父母寄信,张怡在信里又跟张家老两口提到了这事。
林然回到家里时,徐婉清已经将饭做好等着了。
两人在吃饭时,林然将自己在镇上看到张怡的事,告诉了妻子。
“张怡应该是给家里人寄信去的。”
徐婉清回了丈夫一句。
说到往南省寄信,徐婉清也想往家里去信一封。
去年两人结婚时,因为两边距离太远,徐家人也没来这边。
今年徐婉清准备过年时,带丈夫回南省,让父母见一见人。
林然对此表示是该去一趟。
半月时间过得快,林然忙完地里的活,就去了趟猎户家。
矮子村的猎户,最近一直在山上下套子。
就为了给林然抓活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