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师到底要教学生什么?”
米格豁然开朗。
触及原身记忆,她才发现原身从开学到现在竟然一节实验课都没有带学生做过。
而此时,听到米格说去做实验,教室里的学生早就应声跑了出去。
米格是最后一个进的实验室。
学生已经自行按组做好。他们还算听话,没有在实验室里乱吵乱动,不过脸上都带着溢于言表的兴奋。
米格站定在讲台上,“我们前面已经学了光学的一些知识,知道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我们利用这些知识配合一些装置就可以设计很多便于我们生活的装置。甚至,早在晋朝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利用光学知识取火。《博物志》卷四中有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成其影,则得火。取火法,如用珠取火,多有说者,此未试。”
米格边说着,边走到教室的中间。不少同学听到她的话,已经注意到实验台上的冰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冰球的中间略鼓,两端较薄。
“现在,在每组的实验台上,都有一块老师特制的冰球,还有一块纸,请你们根据刚才老师提到的古人的方法,将纸点燃。开始前,各小组可以先思考,小组讨论再来完成实验。”
米格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讨论声。
很快就有小组开始了尝试,他们用镊子夹住冰球,小心翼翼的对着太阳,然后把纸放到小烧杯里,缓缓地调整位置,直到纸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圆形光斑。
米格满意的点点头,还是很聪明的。
两分钟以后。
“哇!”
突然有学生大声尖叫起来。
教室里其他同学都被这声音吸引了注意力,米格快步走了过去。
“老师,我们组的燃了!”
王家兰激动的喊了起来。
旁边几组的同学好奇的凑了过来,边看边惊叹:“哇塞,真的着了!”
“不错,你们组是最快的,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米格给了王家兰小组一个赞赏的微笑,鼓励他们站出来分享。
“我们刚开始只是用冰球对准太阳,然后挪动纸片找到小光点,但是纸片一直不燃。后来熊亮提出意见说可能是温度不够,我们就想到了黑色吸热,所以用黑笔在纸上瞄了一个黑点。”
其他小组的同学纷纷受了启发,赶紧回到原位重新开始尝试。
等到各小组都成功了,米格重新走到讲台上。
“恭喜大家都完成了一次挑战。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桌面上的冰球和生活中所见到的冰球长得并不太一样,谁能描述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熊亮因为有了第一次实验的成功,现在十分有自信,手举得高高的。
米格十分吃惊他的表现,不过也乐于给他表现的机会。
“熊亮,你说。”
“老师,这个冰球就像是我们平时玩的放大镜,中间鼓,边缘薄。”
“好,请坐。”
熊亮坐下,同组的胡昭旭拍拍他的肩膀,挤眉对着他笑,“可以啊,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