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九,雷老大和雷老二两人一早就将大朗六人送到县城,今日是年假的最后一天,明日开始念书。
两人到县城后先把六人送到宅子,再去置办送先生的礼品,礼品买回就将礼品和束修银子一并交给王氏,麻烦她明天一起给先生们送去,说完读书的事情,雷老大和雷老二两人又各自拿出十二两银子和八两银子给王氏,表示孩子们以后的吃食还得麻烦王氏照顾,但是饭钱他们是一定要给的,王氏推脱一番无果后,只得接过,最后两人才放心的各回各院。
雷老大将三个儿子都叫到过来,叮嘱道:“大朗,以后明天还是由你三叔送你们去私塾,课业上有啥不懂的,你们要积极向先生和三叔请教,知道吗?”
大朗、二郎和五郎三人齐齐应是,然后雷老大将五十两银子递给大朗,跟他叮嘱道,这钱是给三人买书本、笔墨纸砚等的钱,他是老大,由他来管。
同样的叮嘱话语也出现在雷老二和两个儿子之间,只是雷老二给钱零用钱比较多一点,雷老二直接给六十两银子,当然同样也是给大儿子管。
两人用完中饭就赶着牛车回家了。
晚上用晚饭时,雷晓晓看着饭桌上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情绪不免有些低落,惹得家里六个大人好一番哄才好转过来。
晚饭用完后,心情好转的雷晓晓在堂屋里教妹妹说话。
大人们则说着马上要开始翻地、施肥,后面接着又是育苗、播种等地里的活计。
雷老二道:“爹,我家就我一个壮劳力,我明天想去县里买头牛来耕地,不然靠我一个人,地里的活怕是做不完,明天你去帮我掌掌眼呗!”
在雷老三去县衙上职前,雷家将其余东西的归属都分了。雷家的牛和车棚归雷老爷子和陈氏,养的鸡由雷老大和雷老二两家平分。农具、刀具等也是分成三份,雷老爷子和陈氏一份、雷老大一份、雷老二一份,县城里的则归雷老三。
锅和其余厨房用品则三家各一份,但只有一个厨房,商量着暂时一起做饭一起吃,粮食则由各家出,放到一起做。县里的则全归雷老三。
家里的布料,别人送的丝绸总共有八匹,老两口一匹、雷老大家和雷老二家各一匹,其余五匹全归雷老三家;细棉布则分成四份,粗棉布王氏要了一匹,其余的则分成两份;麻布则分成两份,雷老大家和雷老二家各一份。
家里现有粮食有斤大米、8532斤玉米和斤红薯,雷老二和雷老三两家表示给两老口留出两年的粮食,于是雷老爷子和陈氏分得4631斤大米,剩下的斤大米刚好三家一家7000斤,玉米和红薯三家平分,一家分得2844斤玉米和6308斤红薯。
其余的小东西则根据各家的需求,大家商量着就分了。
雷老爷子应道:“行,明天我们一早去看看。老大,你明天找人在后院再搭一个牛棚。”
“嗯嗯,爹,趁着现在还早,我先去跟人说一下,明天一早就开始搭。”雷老大说完就起身走了出去。
雷老爷子和雷老二则又讨论了一会明天要买什么样的牛,要注意啥等。
等雷老大找完人就各自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一直到申时,雷老爷子和雷老二各自赶着一辆牛车回来,两人一进村又被村里人围着看了好一会才到家。
此时,在原有的牛棚边上新搭的牛棚只剩屋顶没有弄完,刚到家的两人只喝了一口水就加入了搭牛棚的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