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大和覃氏请官媒上知县大人家说亲,因两家原就有意结亲,因此在第二次官媒上门时,知县夫人就答应下来。
又因时间短,因此流程走比较快,转眼就到了定亲的日子。
这天雷兴林一大早就起来,被覃氏和雷晓晓逮着收拾一通,雷兴林好脾气的任由两人折腾。
雷兴林容貌俊秀,眉如新月,让人无法忘怀,再加上从小一直读书,自有一身儒雅气质,今天被覃氏和雷晓晓两人这一通收拾后,整个人看起来更是面如冠玉,容貌俊秀绝伦。
雷家准备了整整二十四抬的聘礼,其中聘金是两千两银钱;首饰,除了两款是雷兴林自己设计找匠人打造的,其余既是从黔州府买回来的,首饰满满当当装了一抬,当然与门第高的人家是不能比的;雷老二托朋友从江南带过来的棉布、丝绸、绸缎和去武陵县买回来的蜀锦。
酒也是从江南运过来的金盆露水,金盆露水是江南有名的姜酒,有“生子则邀亲朋聚饮,必用姜酒”以庆繁衍的说法,此酒呈杏黄色,芬香醇和、甘甜柔爽、具有健脾胃,治风疾,舒筋活血强身的作用。
雷兴林跟着大表哥和二表哥在虎头山上打来了两头鹿,这边没有大雁,都是用鸭子代替,再有从武陵县买回来的各式海味和鱼肉,最后加上粮食、果干,这二十四抬聘礼是雷老大一家能拿出的最大的诚意。
知县大人本就将雷家调查过,因此也不会在这上面挑理。当雷家人抬着这二十四抬聘礼到知县大人家时,众人感受的到也是知县大人家的礼遇。
与雷兴林定亲的这个姑娘是知县大人的三女儿李明琪,是知县大人最宠爱的柳姨娘生的,小时在西北地区在祖母身边长大,西北本就民风彪悍,对于女子的束缚不是特别严,李明琪虽是世家姑娘,但性情也有一些像西北人豪爽大方。
雷晓晓此时才终于见到准大嫂,只见穿着一身粉红色衣裙的李明琪持着标准的礼仪与各位见礼,见人时眼神清澈坦荡,丝毫没有刻板的怯懦庶女样子,虽有些羞赧,但还是大大方方的任大家打量。
雷晓晓只觉得自家大哥是捡到宝了,这准大嫂虽长相清秀,是小家碧玉类型,但性子却是爽利的,一看就是能经得住事,以后当家主妇的担子是完全担得起来。
于是雷晓晓娇俏的开口道:“准大嫂好呀!我是雷晓晓,是大哥的妹妹。”说完就上前挽着李明琪的胳膊以示亲近。
李明琪对雷家人也是有影响的,现在听到雷晓晓介绍,就知道这是雷兴林的亲妹妹,且是整个雷家族里最宠爱的姑娘,于是另一只手拉着雷晓晓的手笑着道:“晓妹妹好!妹妹长的可真好看,我一见妹妹就喜欢。”
知县夫人打趣的道:“琪丫头,你不知羞,直接就应下来了。亲家勿怪,我这女儿从小在西北老太君身边长大,自小被娇惯坏了,性子也就直爽一些。”
覃氏几人是知晓知县夫人这是表示李明琪在家受宠,不要让他们以为是庶出就看轻她,二是对于刚雷晓晓直接叫准大嫂,李明琪应下来的,把这归于性子直爽。
覃氏笑着道:“巧了不是,我也是个直性子,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就喜欢不忸怩直爽的性子。”
李明琪听着这话也难得的娇羞起来,雷晓晓也狡黠的笑了。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笑了起来,气氛更加融洽。之后所有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定亲过后,李明琪时常邀请雷晓晓到家中玩耍,雷晓晓每次都会带上些自家制作的点心或者小物件。李明琪还会给雷晓晓讲西北的趣事,比如那里壮观的大漠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舞蹈。
而雷兴林也没闲着,他一边忙着看书备考,一边想着将来成婚之后要如何让李明琪过得幸福。雷兴林让下人在院子里种下李明琪喜爱的花卉,李明琪喜爱的花卉是雷晓晓告诉他的,在房间里也增添一些温馨的布置。
雷家这边,覃氏也开始着手准备李明琪的见面礼和成亲需要准备的东西,满心期待着这个儿媳进门后的美好生活。
知县夫人那边也在教导李明琪更多管理家事的方法,希望她日后能成为雷家的贤内助。
就这样,双方家庭都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忙碌。
成亲的日子定在十二月初六,在十二月初四下午,雷老三一家人终于归家。陈氏毕竟年龄大了,再加上雷老三常年在外,因此一见面,就拉着雷老三好一番嘘寒问暖,晚饭的饭桌上也是使劲夹菜,一直说:“老三,多吃些,你都瘦了这么多,多吃点补补身体。”